我們的故事從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講起,始皇嬴政出生於這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必將產生偉大的人物。這個偉大的人物能將屁股坐到皇帝的寶座上其實還是很偶然、很簡單的,就像我們社會上會經常有人中了百萬大獎一樣。好了,言歸正傳。我們知道戰國時期有七雄並立——齊、楚、燕、韓、趙、魏、秦,當時的為了在激烈的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認真聽取了範睢的“遠交近攻”方針,一方麵派出精兵強將把臨近的幾個國家搞的雞犬不寧,人人自危,迫使他們連男女老少都武裝到牙齒,時時刻刻枕戈待旦,誓死保衛家園。另一方麵,秦昭王又深深明白當時的一個潛規則——要想與距離自己較遠的趙國結盟友好,必須把始皇的父親子楚送到那裏做人質。俗語雲: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媳婦,套不住**啊!子楚遠離了大都市的燈紅酒綠熙熙攘攘來到窮鄉僻壤冷冷清清的趙國,真正成為了一名寄人籬下的異鄉人質心中很是酸楚無比,總是回想當年日日笙歌宴飲、美女相伴的日子,人啊都是這樣,你平日裏吃慣了酒肉,猛一下換成玉米糊糊,擱誰也受不了,我們這個子楚同誌啊,是真真跌福了。一日酒後竟賦詩一首:我本飄零人,流落在異鄉。皆因運氣差,被貶在東方。昔年瀟灑處,今日心已傷。舉杯欲邀飲,冷月空映窗。丟筷不想說,且盡一斛觴。其內心啊很是不美氣。怎麼辦,就這樣老死在異鄉他國,他很是不甘心,於是他在心裏就日日期盼,真是盼星星、盼月亮,隻盼深山出太陽啊!嗨,你別說,還真是有一個天大的餡餅砸到了我們子楚同誌的頭上。話說當時趙國有一個非常有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叫呂不韋,這個呂不韋啊其實很不簡單,由於家庭世代經商,所以生了一個商人的腦袋,從小就會做生意,什麼刮榆皮、收雞蛋、倒紅薯、賣藥材、販茶葉等等等等,生意越做越大,年紀輕輕就躋身於上流社會了,成了名副其實的有錢、有閑的大商人了,可是偏偏他還不滿足,不,應該說對自己的現狀非常不滿,總在幻想著有一天能發一筆大大的橫財,最好能夠買下大半個國家才好呢,——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沒盡,水沒味啊!這個呂不韋,就像一個天賦極高、訓練有素的現代超級警犬,他以商人的特有敏感嗅到了一個天大的商機。是什麼呢?聽我慢慢道來:原來這個呂不韋經商時往往來往於周圍七個大國的大城市,在街頭巷尾聽到了不少新聞聯播,特別對子楚的經曆很感興趣,當時他聽人一說頓時兩眼放出綠油油的光芒,脫口而出:機會來了。呂不韋千方百計調動他的一大批狐朋狗黨,使了大量金子打通趙國各個關節,終於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子楚同誌。呂不韋對他說:你想不想飛黃騰達,這個世上我看隻有我是你的救世主、大救星,我隻要稍稍用勁你就可以飛黃騰達了。子楚哈哈大笑:你自己還不能飛黃騰達,如何能讓我飛黃騰達,真是樂死人,你一個商人,地位低下(當時社會地位排序是:士農工商),手裏麵有幾個臭錢罷了,還要讓我飛黃騰達?在子楚看來呂不韋隻不過是隨便說說笑話,就像我們花2元錢買個彩票,然後做一個中百萬大獎的癡夢罷了。呂不韋說:"你懂個球,我可以先讓你飛黃騰達,然後我就會飛黃騰達。你看看你現在顛沛流離、衣食寒酸、寄人籬下、看別人眼色,你一點也不想辦法去拿財物去秦國巴結巴結領導們,什麼時候你才有出頭之日呢?我見過傻子,但沒見過你怎麼傻的,你啊一輩子也吃不著熱的。唉!當然,也不能怨你,你沒親沒故,沒有一分錢,當然隻能窮困落魄了。我呂不韋世代經商,手裏有幾個臭錢,你要不嫌臭,我願意帶上滿車金子為你去秦國活動活動,打通一切關節,想方設法讓安國君和華陽夫人把你立為太子,那麼你小子不就一下子鯉魚跳龍門了嗎?現在我在給你一大筆錢,你可以每天廣交天下豪傑,有朝一日,機會成熟,你登高一呼,群起響應,一定會順利登上王位。"子楚聽了呂不韋一番狂噴,摸了摸腦袋,覺得是這個理。便答應下來。話說呂不韋來到秦國,怎麼也見不到領導。一個下流商人,你想見領導就見啊!你以為秦國是你家,見領導如見媽呀!怎麼辦,大商人決定曲線救國,他通過狐朋狗黨引見見到了華陽夫人的姐姐。一見麵就大呼姐姐,弄得夫人姐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說:"是這樣,我和子楚是嘎嘎鐵的鐵哥們,子楚誌向遠大為了國家不惜自己作為人質,並且在趙國廣交天下豪傑,時時刻刻準備為秦國貢獻自己的青春,無論白天夜晚,他和我說的最多的就是十分想念夫人,夫人當年對他的撫養恩情比大海還要深,說到傷心處鼻一把、淚一把,總想來看看夫人,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隻好托我來看看夫人"。說完留下了一大筆錢物求姐姐轉交。這個姐姐自然也少不了呂不韋的一份厚禮。說願意去把禮物轉交給妹妹並說服妹妹認下子楚為兒子。姐姐見了妹妹說:"妹妹啊!別看你現在春風得意馬蹄疾,太子非常愛你。但是,我們女人青春短暫,時光無情,前半輩子我們靠男人,後半輩子靠兒子,到你徐娘半老成了黃臉婆的時候,男人不稀罕你了,你有沒有兒子,到時候誰還打你的擺。我看現在子楚雖在趙國,但胸懷大誌,每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廣交天下豪傑,並且十分想念夫人,希望夫人把他認下,我看這一下你是走了狗屎運了"。華陽夫人高高興興同意了。安國君經不住夫人死纏爛打、軟磨硬泡、三番五次的枕頭風一直吹,終於同意立子楚為繼承人。再說呂不韋,把生意交給了副經理,自己每天專心教子楚文化課,以便將來繼承王位。偏巧一天他的小妾趙姬來喊他吃飯,被子楚看上,子楚見她貌美便請求賜給他。呂不韋心裏很生氣,但表麵看不出來,因為趙姬已有身孕。他轉念一想我如果這個時候得罪子楚,那麼前功盡棄,不如給他。後來生下兒子為嬴政。終於有一天,秦國趙國打了起來,子楚很危險,呂不韋用重金收買趙國官員使子楚逃回秦國。也是他運交狗屎,他爺爺去世,他爸爸即位三天就翹辮子了,子楚順利即位,可惜幹了三年也去見了馬克思,所以兒童嬴政即位,大權落到了趙太後和呂不韋相國手中。風雲際會話帝王——秦始皇2呂不韋:趙太後第一**嬴政親爸爸嫪毐:趙太後第二**嬴政假爸爸在呂不韋設計的這個大型遊戲中,呂不韋成了最大的贏家,趙太後與他暗地偷好,自己竊取相位這個大西瓜,並且榮獲“仲父”尊號,真是名利雙收,騙財騙色,真好比屎殼螂掉進糞堆裏——有吃有喝有錢花,家中奴仆數以萬計,每日裏笙歌宴飲,通宵達旦,好不得意。一日突發奇想,希望世世代代的人們都記住曆史上還有呂不韋這個小癟三,於是他召集了大量文化人編寫《呂氏春秋》。這個呂不韋說起來也真夠卑鄙,為了沽名釣譽,竟然把別人的文章集合在一齊變成自己的,真是拿別人的屁股當自己的臉,擱在今天恐怕嚴重侵犯知識分子的產權,好在那時候人們沒有這個意識。呂不韋常常在半夜會在被窩裏偷偷發笑,因為他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嬴政的歪瓜裂棗相貌很像自己,自己名為“仲父”,實際上為太上皇,朝中大臣個個對他巴結逢迎,門前熙熙攘攘、熱鬧異常,一天到晚都有人來求他辦事。可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呂不韋心裏有了一個大大的苦惱,人到中年的他漸漸精力不濟,已經應付不了趙姬的生理需求,即使勉強應付,又怕嬴政發現他們的醜事,有好幾次自己半夜從趙太後那裏回來時差點被嬴政撞上,要不是躲在假山後麵,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怎麼辦?呂不韋就是呂不韋,辦法就是賊多,他通過狐朋狗黨在民間秘密選了一個相貌英俊,精力充沛的精壯男子,叫嫪毐,這個人不僅長得好,而且床上功夫很是了得,把趙姬伺候的舒舒服服,他們每天卿卿我我、風花雪月,竟然把呂不韋忘到了九霄雲外,並且偷偷生下來兩個愛情結晶(當然是偷偷躲在深宮裏,不能讓嬴政發現)。趙太後從此有了新人忘舊人,把大權全部交給了嫪毐,這個家夥和大臣們打得火熱,家中養了好多門客,使奴喚婢,好不威風。他在心裏常常暗想:你呂不韋算個什麼東西,撒泡尿照照你的鱉型,你還想擁有天下,呸!我嫪毐相貌堂堂,眉毛像羽毛,牙齒像貝殼,眼睛像火把,耳朵如蒲扇(這個太誇張),品德賽聖人,才能賽能人,誠實勇敢,勤勞善良,為了太後不辭辛勞,是大秦朝第一美男子,總有一天我要把朝政大權完全落到我的手中。於是,他偷偷於趙太後密謀將來嬴政要是掛了,就讓自己的私生子繼承王位。再說嬴政,本來對於宮中關於趙太後和呂不韋的風言風語就夠鬧心的,現在又出了個嫪毐,還有兩個野生的弟弟,心裏那個氣啊不打一處來。平日裏他非常怕照鏡子,為什麼?因為他發現自己的歪瓜裂棗樣還真像呂不韋,真是又羞又氣。嬴政在密室中偷偷準備了兩個稻草人,一個寫上呂不韋,一個寫上嫪毐,每天下班後他都要瘋狂擊打兩個稻草人幾百次,心情才稍稍平靜下來。嬴政這個小子,到底遺傳了呂不韋這個大商人的優秀基因,腦袋瓜子是非常聰明的,他知道自己必須除掉呂不韋和嫪毐,否則大秦王朝就會變了顏色,自己遲早就會變成刀下之鬼。但是他們兩個勢力很多,自己不能太著急,要慢慢等待時機。他表麵上不動聲色,其實暗地裏積極培養死黨,在自己身邊糾集了一大批武藝高強的勇士和聰明能幹的文臣,用大批金子將他們收買,期待有朝一日為自己賣死命。公元前238年,嬴政借著自己在雍城舉行加冠禮的時機,串通大臣向他告發嫪毐和趙姬的種種惡行,讓相國昌平君率領大軍活捉嫪毐和他手下的徒子徒孫,把嫪毐用馬車撕裂身體,把他手下像殺豬一樣一律處死,殺死兩個野生弟弟,軟禁趙姬於雍城,臨走還對趙太後撂下狠話:你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你看看你都幹了什麼醜事,我們大秦的臉麵都讓你丟光了,你是什麼破太後,你憑什麼去母儀天下,你對得起死去的先王嗎?我們母子兩個,除非到了黃泉才能相見。這個嬴政除去了嫪毐,心中長出了一口惡氣,下一步他就要準備幹掉呂不韋(為了大秦的臉麵和安危),但是他還是猶豫不決,為什麼?一方麵,呂不韋這棵大樹根深葉茂,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想要除去不是那麼容易,再加上其他六國和呂不韋偷偷保持聯係,弄不好會出大亂子的,所以要慢慢來,著急不得;另一方麵,麵對自己的親爸爸,嬴政還是有些心軟,別人都知道呂不韋是自己的親爹,自己殺死親爹,難免被人恥笑,殺,難;不殺,也難。嬴政摸著呂不韋遺傳給他的聰明腦瓜子也發愁了。嬴政利用一切手段,把朝中呂不韋的手下一個個先後罷官,可以說是砍去了他的左膀右臂,終於迎來了除掉呂不韋的最佳時機。他經過激烈而又痛苦的思想鬥爭,覺得自己的臉麵和父子骨肉情還是沒有大秦的安危重要,於是果斷決定除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