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真”的孩童,討了個無趣的爺爺(1 / 2)

“咣當!”正在這位大媽施展她的無上雌威,對麵前的人展開說服教育時,一聲響透過院門遠遠傳來,接著聽到了幾句咒罵的聲音。

一聽到這聲音,二人的臉色立刻變得無比陰沉。

“是他嗎?”

“一定是。除了他,還有誰會弄出這樣的動靜。”

二人交流了一下,決定還是去看看。

“淩振乖,叔叔阿姨先出去接待客人,你先進屋坐坐好不好?”這時,阿姨蹲了下來,和善地摸著淩振的頭,溫柔地說道。而叔叔則是快步向院門外走去。

這時,孤兒院的大門響了。“咣咣咣,咚咚咚”,聲音很大,不時還有幾句咒罵之聲透過院牆傳到眾人的耳朵裏。

食堂大媽的臉色徹底陰沉了下來。她顧不得淩振,站起來,快步向院門走去。

這時,門已經打開,外麵是一個老頭,手裏拿著一個葫蘆,陣陣酒香從瓶口散發出來,可惜被這個人身上散發的酒氣所掩蓋了。地上有一個碎裂的瓢,估計這就是剛才“咣當”聲響的來源。

這時,食堂大媽也走到了門口。她看著這個老頭明顯剛喝完酒不大清醒,還要用手扶著牆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一絲厭惡之情浮上臉龐。

孤兒院全體人員都不喝酒,這是為了給孩子們做表率。這一點早已是院中不成文的潛規則。為了貫徹這一點,他們都是盡可能不讓酒鬼從孩子們的視線中出現,而眼前的這個人明明知道這一點,卻還在喝醉了的情況下來這裏砸門,分明不是好意。

食堂大媽評價人隻有兩點,“好”和“不好”對待好的她笑臉相迎,對待不好的則是想罵就罵。

小淩振在原地轉了兩個圈子,因為他在猶豫到底是進屋等叔叔阿姨回來還是出去看一看。最後還是好奇心占了上風,於是他就偷偷的跟了過來。

於是就看見眼前有一位大叔,滿麵潮紅,氣喘籲籲,半扶著牆,嘴裏在說著什麼沒有聽懂,地上有一個裂開的瓢。看到這裏,淩振睜大了眼睛。這個瓢不是……”

食堂大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本來這個人喝成這樣還來到禁酒的孤兒院就已經令她不喜,等看到地上裂開的瓢時,這種不滿情緒愈發泛濫。

這個瓢她認得。怎麼能不認得,她天天洗菜用的水都是通過這個瓢運輸的。不僅她,孤兒院什麼人要用水都是拿這個瓢當做容器。附近的人都知道,這裏有個孤兒院,孤兒院的門口有缸水,水缸中有個瓢。沒人想去偷,一方麵一個瓢而已也不值什麼錢,另一方麵,孤兒院裏的人都把這個瓢當做寶貝。偷得時候如果被眼尖的小孩看到,一會兒家門就會被一群小孩圍住,吵得自己不得安寧。

由此可見,這個瓢對孤兒院中的人們是多麼重要。大家很少用,用的時候也很珍惜盡量不讓它與別的東西碰撞導致磨損,而且一用完立刻放回來,絕不會隨手亂丟。就這樣,這個瓢在孤兒院中已經度過了三十餘年。

它本可以就這樣待下去,就這樣每天洗洗澡,曬曬太陽,在行使自己作為容器的功能,直到地老天荒。

但是,現在不可以了。它不但不能在孤兒院呆到地老天荒,甚至連自己作為容器的資格都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