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薩繆爾森、諾德豪森:《經濟學》(第十四版,中譯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茲:《經濟學》(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美〕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七版,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美〕斯蒂芬·G·切凱蒂:《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第一版,中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美〕N·格裏高利·曼昆:《宏觀經濟學》(第五版,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美〕卡爾·E·瓦什:《貨幣理論與政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7]〔加〕傑格迪什·漢達:《貨幣經濟學》(第二版,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弗裏德曼:《美國貨幣史》(中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9]陳學彬:《貨幣政策微觀基礎——中國居民消費和投資行為動態模擬研究》,複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0]陳學彬:《當代金融危機的形成、擴散與防範機製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陳學彬:《金融博弈論》,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2]陳學彬:《宏觀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3]陳學彬:《金融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薑波克、陸前進:《國際金融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馬君潞、陳平、範小雲:《國際金融》,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