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波得以平息,舊的一頁得以翻過。 程曉涵、吳健每天賣力地工作,希望用辛勤換來急需的錢。
吳健希望憑著自己的努力,能早日提上副總,然後年薪什麼的都跟著漲。 曉涵爸的一場病,讓吳健明白了什麼是杯水車薪,平時不急著用錢的時候,身上揣個五六萬,還覺得自己蠻富裕的,生活也過得安逸舒適。 可是這人要得了病,特別是得了大病、重病,錢扔進去就像打水漂一樣,還聽不著個響。 不對,吳健覺得就像個無底洞,沒有止境。 隻要人活著,就得繼續往裏投錢,什麼時候人崩不住了,走了,這錢也才到了盡頭。可你又不得不往裏投,因為你不能坐著等死吧。曉涵爸這樣了,自己的爸媽健康還好,以後要是真有個好好歹歹的,自己不抓瞎嗎? 以後還會有孩子,孩子出生後也需要很多的錢。 聽公司裏有孩子的同事說,他們可是從孩子一出生起就開始固定存一筆教育基金。 現在的孩子不是講究素質教育嘛,孩子生下來,要學畫畫、要學彈琴,要學速算等等,什麼不要錢呀? 以前,還覺得“錢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賺”的吳健這下總算明白了“錢是人的膽,沒了咱心慌”的道理了。
程曉涵更是鉚足了勁要好好地工作,好好地賣房子,父親的一場大病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 自己的兩萬是沒了,媽那裏也隻剩一萬多,還要留著平時生活什麼的。 吳健那也沒剩多少,父親後續的治療費用怎麼辦? 總不能伸手去找吳健的父母借錢吧? 吳健曾對曉涵提議過,後麵的治療費用實在不夠,先找他爸媽借,以後他年終還。 曉涵可不想這麼找吳健爸媽開口,吳健爸還好說,吳健媽肯定又得借題發揮說什麼平時不知道存錢啦等等,隻怕借了她的錢,要被她拿來說一輩子。 雖說婆婆沒什麼惡意,可是誰肯天天聽這些? 這些不是你當老人的說說我們就能聽的,到了該著急的時候我們自然知道要存錢,不能亂花錢。 何況,這生存死存、就不算不吃不喝又能存多少呢? 就比如自己爸媽,一輩子也算是節儉,也隻有自己一個孩子,可臨了有大事、急事時,這錢還不是遠遠不夠嗎? 存了一輩子不也才存了四五萬元,所以,程曉涵還是認為這錢還是要先開源,後節流才行。
兩人投入了工作中,每天都忙到很晚,回來也是很疲倦的樣子,洗洗就睡了。
忙歸忙,程曉涵和吳健的感情卻是愈來愈好。 每天早上,程曉涵都要比吳健先起來半個小時,替吳健把皮鞋擦亮擦好,回屋把吳健要穿的襯衣、領帶什麼的都準備好,才輕拍吳健的臉,笑著將其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