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裏應天心裏砰砰直跳,尋找良久終獲線索。
這個老僧法號行一,是當代主持的師叔。他在數年前已經踏入煉神期。一身實力遠超楊天華這個氣動期,特別是當踏入煉神期之後自身的精神力就能夠開始產生神念,神念之奧妙不是三言兩語所能道出。
“我少林寺傳承上千年,一直弘揚佛教小成禪法,這本是源自佛教聖地的高僧所傳授。小成禪法經文中蘊含修佛之術,正是因此,我參悟佛法五十年才修到煉神期,隻是也隻能止步於此了。”
“為什麼隻能止步於此?”
“少林多遭大難,經文多次遺失,如今功法不全,煉神期以後的功法已經全部遺失了。”行一搖頭苦笑道。
“那大師可知這世間是否還有修行之人?”應天急忙問道。
“自然是有,隻是都不現世,修行之人自有修行之人的世界。我曾經偶然見到過一位修道高人。”行一老僧虛眯雙眼緩緩說道。
“什麼?您竟然見過修道之人!”應天瞪大雙眼望著老僧,終於說到重點了。
“那是在二戰時期,我曾在四川峨眉山一帶見過一位高人誅殺妖邪的場景。那位修道高人法力滔天,神威無敵,袖袍揮舞間就將那尊駭人之極的妖邪打得形神俱滅,之後事了拂衣去,瞬間就了無蹤影了。”說完老僧陷入深深的回憶,似乎還沉浸在那位高人誅滅妖邪的手段。
峨眉山麼?傳聞峨眉山一帶統稱蜀山。應天沉寂下來,這是個在傳說中擁有劍仙的神奇地方。那位高人在那裏現世就說明了一些問題。本來自己已經製定好了路線,現在看來已經用不上了。下一站就定在蜀山吧。
應天告別了老僧,他許諾對方如果自己尋到修士世界就會回來告訴他。
應天又一次踏上了路途,去往蜀山。這次他是懷著激動地心情上路的。他已經證實了現今世界還是有修道之人的。
泱泱岷江,峨峨蜀山,惟蜀有才,奇魂磊落。傳說蜀山劍俠執劍仗天下,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應天小時候就崇拜蜀山劍俠,沒想到如今自己竟然真的要到蜀山尋找劍俠遺跡。
應天按照行一老僧所說的地址來到了一片山脈,這裏已經屬於峨眉山了。應天抬頭觀望,四周都是巍峨的山脈,山勢陡峭險峻。正應了李白的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啊。到了這裏既是以應天的功力也難以運用輕功攀岩。
應天在這一帶搜索良久卻什麼也沒發現。他境界不夠,如果能夠到達煉神期修成神念就能以神念搜索。
在此停留了幾天之後應天最終無奈的離去,難道這個世上真的沒有修士的存在了麼?應天仰天長歎。他得到修真功法,如今隻想找到和他一樣的修士,隻是努力這麼久依然毫無所獲。無奈之下隻好按照原先設定好的路線走了下去。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裏他走過很多地方,其中有青城山、武當山、神農架、昆侖山。隻是遍尋天下仍無一所或。
這一日,應天來到了江西,久尋無果的他又來到了道教一大聖地——龍虎山。
史書記載東漢中葉,張道陵於江西鷹潭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曆代天師皆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曆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麵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曾有十大道宮,八十一道觀,三十六道院,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應天選擇這裏自然是看上了龍虎山悠久的曆史和對道教的深遠影響。
觀宇整飭,飛甍麗棟,映掩山水;崇台邃閣,繚繞山林。走在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之間自然有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漸漸地應天來到了聞名已久的上清溪,上清溪兩岸的奇峰、崖墓透露著神秘的氣息,這種氣息讓應天有種窒息的感覺,十分詭異。懸崖之上懸掛的無數懸棺似乎是按照某種神秘的陣法布置的。但是以如今應天的眼力並不能洞徹其中辛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