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獨孤一族(1 / 3)

傳說......

人——受命於天!

傳說......

人的命運,由上天安排,早已注定!

這樣的傳說,你信嗎?

獨孤平相信。

但我不相信......

獨孤平是個修道多年的老道士,如同獨孤平一樣修真練法,參玄造化的修士,都認為宇宙的玄妙,萬物的本源......是道!

都認為‘道’——是萬法之源。

參悟道的真諦,就是修士一生的追尋。

天下修道之士數不勝數,但沒有幾個修士能夠踏上昆侖山的地界。

傳說‘昆侖’,是萬山之根,是神人居住的地方。

在在九州極西的邊緣,屹立著一座磅礴巍峨的山脈,此山高不可測,峰頂似乎還高懸在蒼茫雲海之上。而這座氣象萬千,似乎能夠通天徹地的雄山,正是昆侖山。

關於昆侖山的神話,傳說很多,世人放佛真的相信,在這座靈山的最深處,隱藏著真正的昆侖,傳說那裏是神的國度。是永恒的樂土,是一個沒有悲傷,沒有眼淚,充滿了幸福與微笑的地方。

昆侖的傳說不斷從昆侖山蔓延開來,漸漸傳頌天下。

曾有無數求仙問道的人被昆侖的傳說吸引,來到昆侖山。其中不乏有一些修道有成的奇人異士,在這些修士的眼中,昆侖山也許真的能夠通往仙境昆侖。

不然,若不是受到昆侖彌漫出的神光仙華所影響,那麼為什麼昆侖山所蘊含的天地靈氣,日月精華遠超其他群山,成為天下之冠呢?

世間修道的法門無數,但無一不注明一點:

凡人以血肉之軀,欲要超越生死,修煉成仙。必須要吸取足夠的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

這是修煉的基礎。

越是在靈氣充足的地方修煉道法,越是事半功倍。

所以,修士若是在昆侖山上修行道法,那絕對會有極大的幫助。

但事實上,在昆侖山修煉的修士很少。

傳說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之時,大禹認為天下之大,漫無邊際,處處荒原野漠,於是大禹隻取世間最適合人類繁衍生息的九州之地,建立華夏國度。

而昆侖山,正處於華夏國度最為西方的邊界。邊界的另一邊,是無垠的洪荒大地,遍布巨獸妖魔。但昆侖山上無窮的天地靈氣與日月精華,也引起了洪荒大地上妖魔精怪的垂涎。

所以,在這昆侖山上,時常有妖魔侵襲,非但常人根本無法山上立足,就連一些修煉有成的修士也難免會有危險。

修士們修煉道法,是以參悟天地奧秘,萬物玄機,以使自己能夠脫胎換骨,修得種種神通妙法,最後達到傳說中長生不老的仙人境界。

隻是天下間有毅力,有機緣,能夠踏上修道之路的人很少,在修士中,多是一些不問世事,修身養性的人,而能夠將道法修煉到有一定的威力,可以降伏洪荒大地上妖魔的修士卻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但是昆侖山畢竟是華夏國度與洪荒大地的交界之地。一旦修士讓出了昆侖山,那麼世人將直麵洪荒大地上妖魔精怪的威脅。

所以,為了華夏九州不受妖魔侵害,一些神通廣大的修士最終還是選擇留在了昆侖山上,守護著蒼生的安危。

獨孤平,就是昆侖山上的一個修士。

獨孤平的父親,也是昆侖山的修士。

獨孤平的爺爺,還是昆侖山的修士。

獨孤一族世代在昆侖山上守正辟邪,斬妖除魔。

雖說天地有盡時,人力難長久。

不過奇怪的是,每一代的獨孤族人都必定是天賦超卓,才絕驚豔的道法奇才。久而久之,在獨孤一族世代聲望的累積下,已經對修道一脈有了深遠的影響,更被無數修士所尊重。

........................................................................

今天是除夕!

夜已深沉!

要過年了,每個地方都應該熱熱鬧鬧才對。

但昆侖山上,依舊空靈清幽,不見人間的煙火。

蒼茫的虛空,今夜顯得特別的陰沉,抬頭仰望,蒼穹一片迷蒙,看不見半點朗月星光。

大地似乎披上了一層黑暗的陰影,昆侖山此時看上去顯得陰沉沉的,在黑影的籠罩下,昆侖山的山勢越是雄渾,越是令人感到壓抑。尤其是昆侖山的西南一角,有一道高懸於雲海之上的懸崖,恍如一道無比巨大的陰影,更是顯得猙獰可怕。

茫茫九州,名山無數,昆侖山的山勢固然是雄奇險峻,可放眼到了天下,也未必一枝獨秀,然而昆侖山的這一座孤峰懸崖,卻頗為奇特,與別處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