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周頌(25)(1 / 3)

【注釋】[1]皇天:上天。平分:平均分配。四時:四季。[2]廩:同“廩”。“廩秋”,寒秋。[3]奄:忽然。離披:分散,指草木凋謝枝條疏散。梧揪:指梧桐和楸梓,都是早凋的樹木。[4]昭昭:光明。[5]襲:進入。悠悠:漫長。以上兩句是寫自己的處境。[6]芳藹:芳菲繁盛。方壯:正當壯年之時。[7]萎:指草木枯黃。約:窮。“萎約”,即枯萎。[8]先戒:事先警戒。[9]恢台:廣大而繁茂的樣子,象征萬物的勃勃生機。孟夏:初夏。[10]然:於是,就。欿:同“坎”,陷落。傺:停止。臧:同“藏”。這兩句是說,秋冬來臨,收斂了孟夏時那繁盛的景象,使萬物生機都沉藏起來。[B11]菸邑:黯淡的樣子。[B12]煩挐:紛亂。交橫:交錯縱橫。形容樹木凋謝時樹枝交錯縱橫的情景。[B13]顏:樹葉的顏色。淫溢:過分,過度。罷:通“疲”,完盡。[B14]柯:樹枝。仿佛:模糊,指失去本色而呈現出來的枯黃顏色。萎黃:枯黃。[B15]前:通“梢”,樹梢。櫹指指樹枝光禿而高聳的樣子。[B16]銷鑠:銷毀,這裏指樹木受到損傷。瘀傷:受傷而敗血瘀積。這裏是指樹木受寒冷淤積的損傷。[B17]惟:思。紛糅:敗葉衰草相錯雜。[B18]失時:過了壯盛的季節。當:遇。[B19]攬:持,拿著。騑:服馬,古代駕車套在中間的馬。下節:指按鞭停車。節,指行車時的節拍。[B20]相佯:同“徜佯”,徘徊。[B21]忽忽:很快的樣子。遒:迫近。[B22]弗將:不能持續。[B23]悼:悲歎。不時:指生不逢時。[B24]俇攘:混亂的樣子。[B25]澹:水波徐緩,這裏指淡漠的心情。容與:閑散無聊的樣子。獨倚:獨自站在什麼地方。倚,立。[B26]怵惕:憂懼。[B27]印:通“仰”,仰望。[B28]步:徘徊。列星:眾星辰。極:至。明:曉。“極明”,直到天亮。

竊悲夫

蕙華之曾敷兮[1],紛旖旎乎都房[2]。

何曾華之無實兮[3],從風雨而飛颺[4]。

以為君獨服此蕙兮,羌無以異於眾芳。

閔奇思之不通兮[5],將去君而高翔[6]。

心閔憐之慘淒兮,願一見而有明。

重無怨而生離兮[7],中結軫而增傷[8]。

豈不鬱陶而思君兮[9]?君之門以九重[10]猛犬狺狺而迎吠兮[B11],關梁閉而不通[B12]。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B13],後土何時而得漧[B14]塊獨守此無澤兮[B15],仰浮雲而永歎。

【注釋】[1]蕙華:蕙草的花。華:古“花”字,此為作者自比。曾:即房,重疊。“曾敷”,即花朵層疊開放。[2]旖旎:茂盛。都房:猶言“華屋”,漂亮的房子。都,漂亮,美盛。[3]曾:通“層”。“曾華”,累累的花朵。實;果實。“無實”,尚未結果。[4]飛颺:同“飛揚”,形容飛散飄落。此句意思是隨著秋天的風雨摧殘而飄落。[5]閩:通“憫”,傷感憐惜。奇思:奇妙的心思。無罪:沒有過錯,指考慮問題周到。不通於君:指不被君王所了解。[6]高翔:遠走高飛。[7]重:指反複地想。無怨:沒有過錯。“重無怨”:是說自己反複想,並沒有在君主麵前招致怨恨的行為。生離:生生別離,指被拋棄。[6]軫:悲痛。“結軫”,悲痛鬱結。[9]鬱陶:憂思鬱結。[10]九重:九重大門。舊說天子有九門,這裏隻是形容君王難以見到。[B11]猛犬:喻小人。狺狺:犬吠聲。[B12]關:門關。梁:橋梁。比喻小人的層層阻撓。[B13]淫溢:過度,指下雨過多。霖:久下不停的雨。[B14]後土:土地,與皇天相對。漧:同“幹”。[B15]塊:孤獨的樣子。無:古通“蕪”。澤:聚水的窪地。蕪澤,即荒蕪的草澤。

何時俗之工巧兮,背繩墨而改錯。

卻騏驥而不乘兮[1],策駑駘而取路[2]。

當世豈無騏驥兮,誠莫之能善禦。

見執轡者非其人兮[3],故駶跳而遠去[4]。

鳧皆唼夫粱藻兮[5],鳳愈飄翔而高舉[6]。

圜鑿而方枘兮[7],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8]。

眾鳥皆有所登棲兮[9],鳳獨遑遑而無所集[10]。

願銜枚而無言兮[B11],嚐被君之渥洽[B12]。

太公九十乃顯榮兮[B13],誠未遇其匹合。

謂騏驥兮安歸?謂鳳凰兮安棲變古易俗兮世衰[B14],今之相者兮舉肥[B15]。

騏驥伏匿而不見兮[B16],鳳凰高飛而不下[B17]。

鳥獸猶知懷德兮[B18],何雲賢士之不處[B19]驥不驟進而求服兮[B20],鳳亦不貪喂而妄食[B21]。

君棄遠而不察兮,雖願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絕端兮[B22],竊不敢忘初之厚德。

獨悲愁其傷人兮,馮鬱鬱其何極[B23]

【注釋】[1]卻:拒絕。騏驥:良馬,比喻賢士。[2]策:本指馬鞭,這裏用為動詞,鞭策之意。駑駘:劣馬,喻小人。取路:猶言上路。[3]執轡者:拿著韁繩的人,即駕車者,此處喻統治者。[4]駶跳:跳躍。[5]鳧:野鴨。唼:水鳥或魚類吞食,象聲詞。粱:粟米。藻:水草。這兩句比喻群小食祿,賢士遠去。[6]高舉:高飛、遠離。以上二句喻小人、庸才得勢,賢才遠離。[7]圓鑿:圓的插孔。方枘:方形的榫頭。[8]鉏鋙:彼此不相合。[9]眾鳥:一般凡鳥。[10]鳳:鳳凰,喻賢才。遑遑:往來不定的樣子。集:棲。[B11]銜枚:本是古代行軍為防止士卒說話,口銜一枚木製的短筷似的東西,叫“銜枚”。此處是表示閉口不言。[B12]被:蒙受。渥洽:指深受豐厚的恩澤。[B13]太公:指薑太公,薑尚,周朝開國賢臣。傳說他曾在朝歌(殷都)作屠夫,年老於渭水之濱釣魚,才遇文王被重用,後成就大業。呂望,即薑太公。[B14]變古易俗:指改變古代法則和風俗。世衰:指時世的衰敗。[B15]相者:指相馬的人,比喻選拔人才的人。舉肥:指相馬者隻選肥壯的馬,喻對人才隻重表麵。[B16]伏匿:藏匿,隱藏。見:同“現”[B17]不下:指鳳鳥高飛而遠離。以上兩句,隱喻賢才避世。[B18]懷德:懷念有德之人。[B19]不處:不願處於朝廷之位,指不與統治者合作。[B20]驟進:急進。服:用,指駕車。[B21]妄:胡亂。以上二句,借騏驥不“驟進”,鳳鳥不“妄食”,比喻賢者是有自己堅持的原則而不會妥協的。[B22]絕端:斷絕頭緒。[B23]馮:同“憑”,滿的意思。鬱鬱:憂悶的心情。何極:哪裏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