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2012年7月日記(1 / 3)

為救一條狗丟了性命

利比裏亞時間:2012年7月1日晚10:00

北京時間:2012年7月2日晨6:00

天氣:暴雨溫度:25°C

上午11:20,有人報稱四十五歲的弗萊德?詹姆斯淹死在離自己住處僅五十米的小河裏。死者是一個加納籍商人,在利比裏亞做商品販賣。

現場位於維恩社區。當我們驅車趕到時,看到了這樣一幕:一隻狗在小河裏兜著圈遊動著,在狗的不遠處,水麵上露出了死者的身體。河水流速很慢,屍體漂浮在水裏一動不動。小河的堤岸是經過人工修整的,上麵鋪了一層塑料薄膜,十分光滑。在堤岸上,我們還發現了一架繩梯,繩梯的一端垂在水下,一端留在岸上。我們將守護在現場的幾個當地警察叫過來,簡單地進行了一下分工,然後迅速展開了調查。

死者弗萊德?詹姆斯從加納來到利比裏亞經商一年多,租住在蒙羅維亞第五區潘尼斯威爾維恩鎮的維恩社區內。在他的住處前麵約五十米,就是這一條小河。因為雨季的利比裏亞降水充沛,這條小河經常發生潰堤事件,所以在前幾天社區對河岸進行了修整,加固了泥土,並覆蓋薄膜進行養護。

弗萊德.詹姆斯養了一隻狗,平時喜歡帶著狗在河岸溜達。

今天,詹姆斯的愛犬不小心滑進了小河裏,由於河岸修得平整光滑,小狗根本爬不上來,詹姆斯心急如焚,於是找來了一架繩梯,想救出愛犬,可是不成功,幾番嚐試之後,詹姆斯不慎也滑人了河中,不會遊泳的他在水裏撲騰幾下就悄無聲息了。等鄰居們看到詹姆斯很久沒有上岸後再匆忙趕來時,他已經一動不動了。

狗沒有營救成功,自己卻喪命水中。真是一幕悲劇,而充滿諷刺意味的是,那隻經過詹姆斯多方營救未果的愛犬,依然活生生地用狗爬式在詹姆斯的屍體周圍遊動,用一種無奈且無助的眼神看著我們,眼眶中濕漉漉的,不知是進了河水還是在為詹姆斯的死去而流淚。

人群中有一些人發出歎息,紛紛談論著詹姆斯的不幸遭遇。一個肥胖的大嬸嗚咽著說:“詹姆斯可是個好人啊,他對我可好了,每次做完生意回來,都會給我帶一點好吃的。沒有想到他竟然就這樣……”一個看上去有點年紀的男人,眼窩深陷,有著在黑人中很少見的絡腮胡,他伸出手拍拍胖嬸的肩膀,安慰她:“哎!這是上帝的安排。”

當地警察在我們的指導下,將案件的程序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在強調了一些證人證言和屍體處理的細節之後,我們準備離開現場。

這時,死者的屍體正在當地警察的指揮下打撈上來,那隻惹下大禍的狗也被營救了上來。狗上岸後,趴在死者的屍體旁,耳朵聾拉下來,不時用鼻子頂一下死者的身體。也許,它在期盼奇跡的發生吧。

那隻狗,好像叫做貝爾塔。

雕木頭的大叔

利比裏亞時間:2012年7月3日晚9:30

北京時間:2012年7月4日晨5:30

天氣:陰轉雨溫度:23°C

住處不遠,有一幢廢棄的房子,房子隻剩下幾根柱子和牆壁,屋頂已經沒有了。挨著一堵牆的地方,總有一個老者在不停地雕刻著幾根木頭,旁邊經常會有幾個看上去有點玩世不恭的小年輕圍著。

出於好奇,我走過去看個究竟。

因為我的到來,老者和那幾個小年輕出現了一點點騷亂。小年輕們很快讓出一個位置,讓我和老者可以交談。老者叫做卡馬拉(在利比裏亞叫卡馬拉的人比較多),六十歲,已經從事木頭雕刻四十多年。身邊這幾個,是想跟他學手藝的徒弟們。

老人有著心酸的經曆,本來靠著一手木雕技藝,活得有滋有味。可這內戰一打,他不僅不能靠技藝吃飯,家裏老婆孩子都喪身於炮火中,自己孤身一人無家可歸。好幾次在逃難的時候還差點被亂槍打死。

現在戰爭結束了,社會基本安定了,他想重操舊業,可沒有一個老板願意雇請他這個老人去做雕刻活了。無奈之下,他隻好蜷縮在這個被戰火毀掉的爛樓裏,靠著自己一雙手雕一點東西慘淡度日。同樣無家可歸的幾個小年輕看到老人家手藝好,就簇擁在他周圍跟著他學一些木雕技法。

聽著老者的訴說,我心生無限感慨,和平,才能發展;和平,才是老百姓的幸福之本啊!

老者年紀大了,也沒有資金,不能深人路途遙遠的原始叢林采集原材料,他隻是從做木材的生意人那裏購買少量,有時候是撿的人家丟棄的樹根和斷裂的木材。所以,老者的木雕作品都是小型的,看上去不很值錢。

他一邊和我說話,一邊不停地在修整自己手上的一件作品。

他告訴我,他手上雕的是一個繈褓中的嬰兒,就是耶穌。他正在創作一套作品,描繪的是聖母、聖父和聖嬰一家子。篤信基督教的他相信靠著自己的雙手一定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我掏出一百美元塞給老者,告訴他我把他創作的這一套作品定下了。老者接過錢,雙手合十表示感謝我。

木雕是我最喜歡的非洲藝術,因為材料全部來自原始叢林的珍稀樹種,全程都是手工製作,所以每一件木雕製品,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由於承載的文化底蘊比較深厚,每個國家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尼日利亞的比較細膩,代表著非洲雕刻藝術的精粹,凝聚著黑人祖先的靈巧智慧;加納的技法純熟,但木材相對較次;利比裏亞的粗礦豪放,很能體現非洲韻味。

很多時候,我都會在木雕市場那幾個狹窄擁擠的小門店裏流連忘返,那一件件木雕作品讓我愛不釋手。木雕麵具是最可玩味的,采用整體寫意的手法,臉上的兩隻眼睛看似是隨意戳上的小洞,嘴似不經意拉出的一條開口,鼻子則概括成簡略的幾何圖形,對人臉部的形態,隻取其勢去其形,頭飾與耳朵的誇?長似乎是人神之間的一種意境。

據說畢加索的立體畫風格就是得到了非洲幾何形狀麵具的啟發。這類大寫意的手法,不求外形的逼真,不重細節的刻畫,局部看,顯得十分隨意簡單;整體看,卻透露出一種活潑鮮跳的內在生命。造型簡約,細看卻獨具匠心,具有真正藝術作品的特點:節奏感!黑人藝術家通過安排雕像的各個部分的體積、形式及空間位置,使手中的雕像表達有各種感情。他們賦予雕像不同的節奏,使作品產生出穩定感或靈巧感、重量感或輕盈感、宏偉感或優雅感。

木雕一般由整塊的樹幹雕刻而成,很少有拚接的作品。斧子、扁斧、鑿子和錘子等是主要的工具。完成的作品一般通過燒烤或者用木灰著色,色彩則來自植物和礦物質。由於多用未完全幹燥的木頭雕刻(據說是為保全它的靈魂),所以木雕作品也比較容易開裂。與歐洲雕像不同,非洲的木雕沒有正常的人體形態,沒有複雜的動作,也沒有多人物的構圖,而是通過非常誇張變形的手法來表現。

這種怪誕的雕像造型是非洲原始部落對客觀世界的心理反映。在原始部族的生活,黑人們認為,死亡不是生存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另一種轉移。

他們強烈崇拜死者,認為死者永遠存在於活人中間,相信他們有超自然的力量。但是黑人們認為靈魂需要一個新的躲避場所一就像人的軀體一樣,在那裏靈魂才能繼續生存。於是,他們創造了雕像來容納死者的靈魂,雕刻作品被看作是一種具有魔力的神物。因此對於黑人來說,雕像是不是酷似人像無關緊要,主要是給幽靈製造一個棲身之處。他們認為宗教儀式用的小雕像是祖先的靈魂、大自然的靈魂、神隻靈魂的化身,認為小雕像附著靈魂的本性。

木雕是非洲雕刻的主要載體,它的地位如石雕於歐洲,如陶瓷於中國。

畢加索則毫不客氣地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中國和非洲,而西方根本沒有藝術可言。這有失偏頗,但可以反映出非洲的藝術是自然樸實、感人至深的靈魂之作。

在利比裏亞,木雕的技藝,就是靠著代代相傳的原始方式,將這種充滿智慧的技法手把手地傳承著。像卡馬拉這樣的老者,前赴後繼地傳遞著非洲藝術的靈魂。

水澇成災,災民跳起了舞

利比裏亞時間:2012年7月4日晚9:00

北京時間:2012年7月5日晨5:00

天氣:大雨溫度:23°C

連續幾日暴雨傾盆’路麵積水四處奔突。

我照常開著車來到第五區警局進行例行檢查,來自波蘭的鮑威爾跟著我一起。剛停下車,一個全身濕漉漉的防暴警察跑過來,對著我大聲喊著,告訴我轄區內,有一大片居民區的房屋浸泡在水裏,很多人家裏都水漫為患。我決定由這個防暴警察帶路,一起去看看災情。

大雨一直在下,我撐開的雨傘似乎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還是鮑威爾穿的雨衣靠譜,不久就看到積水已經漫到了小腿。反正全身都濕透了,我幹脆收起雨傘,任大雨澆個痛快。等看到幾棟房屋的時候,地麵的水已經差不多淹到膝蓋了,我感覺穿著皮靴的腳在水裏越來越沉重。

看到我們到來,居民們都手忙腳亂搬來幾塊石頭每隔一米放在水裏,好讓我們走過去。其實這是多餘的,我和鮑威爾的褲子、鞋子早已濕透,每走一步,就聽見靴子發出一聲尖叫。

個三十來歲的女人看到我,很興奮地叫道:“胡,你快到我的家裏看看啊!”

我一愣神,我在這個社區會有熟人?她穿著白T恤,濕透了緊貼著纖細的腰身好像沒有穿衣服,誇張的肢體動作讓她緊致的身材如同一條靈巧的黑鯰魚一般。一旁的當地警察小夥子看我的表情,馬上跟我解釋,這個女的也是第五區警局的警察,她早就認識你這個中國人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家裏住在這個社區。

在女警的帶領下,我們進人了她家裏。進去後感覺這棟光線昏暗的房子內,簡直就像一個地牢,僅有的幾件破爛不堪的家具被浸泡在水中,床上的被子、衣服漂浮在水麵上,兩個小孩子在水裏抱著一個足球在玩耍。

看到這種情形,我二話不說,撩起袖子就開始幫她家裏往外舀水。

大家夥全都幫著幹起來,不消半個時辰,她家裏的水基本清除了。

女警看著濕漉漉的被子和衣服,帶著哭腔向我訴說:“謝謝你啊,胡。

你看我家裏都成這個樣子了,我該怎麼辦啊?”昏暗的燈光下,我無法看清她的表情,但是我知道,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現在是一籌莫展。

接連看了三家之後,我叫來了社區的負責人,在女警察的小客廳裏開了一個小會。

我告訴他們,這幾天連續的大雨導致了水災的發生,我相信災難很快就會過去。我會拍下一些照片放在我的報告裏,向聯利團彙報,爭取總部的支持,發動政府來幫助大家。他們可以先在自己家門口用砂石水泥修築一些坎,阻止水的進人。鮑威爾也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持身體健康,不要用積水洗衣服,更不要去喝這些浸泡著病菌和泥沙的水。就算水災過去了,也要注意不要感染傳染病。

我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交給社區的負責人,告訴他要帶著大家一起想辦法先渡過難關,這些錢,是我作為一個來自中國的維和警察幫大家的一點經費。在我的帶動下,鮑威爾也捐出了一百多美元。

社區負責人揮舞著手中的美鈔展示給居民們看,說了幾句我沒有聽懂的話後,居民們竟然!^邊鼓掌,!一邊跳起舞來,一邊轉著圈,一邊不停地彎腰擊掌,好像在播種一般。警察小夥告訴我,這是對我們表示感謝。

迎接利比裏亞國家乒乓球

利比裏亞時間:2012年7月9日晚9:30

北京時間:2012年7月10日晨5:30

天氣:大雨轉小雨溫度:25°C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走出國門,這種感覺尤其明顯。在利比裏亞的每一個中資企業,隻要條件允許的,都會設有一個娛樂室或者活動室,在裏麵,無一例外地擺放著一張乒乓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