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傳說,天地未開之時,宇宙一片混沌。既無時間也無空間,不知過了多久,混沌之中終於誕生了第一位神靈,這位神靈自誕生起就陷入沉睡之中,又不知過了多久,這位神靈自沉睡中蘇醒,見得周遭一片混沌,心中不喜,遂取混沌之氣練就巨斧,而後揮動巨斧,但見混沌之中一道白光閃過,無盡混沌翻湧,裂出一道巨縫。混沌由清濁二氣形成,經此一斧,清氣便上升而濁氣下降。這神靈則雙手舉過頭頂,將清氣愈發往上送,又以腳向下踏,將濁氣往下壓,遂清濁二氣越分越開,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降而為地,遂天地始成。而此刻天地間一片灰蒙蒙什麼也沒有,這神靈便化去肉身,將軀殼化為山川,汗毛化為叢林。血液化為洪流,雙目化為日月,而元神則脫去肉身居於玉泉山,自號元始天王,後世則尊稱浮黎元始天尊!又稱盤古!
這新生的天地不知經過幾多劫難,曆經諸多大神改造始入正途,而此時,天地已初成秩序,三界六道分的清明,故事便自這人間界一偏僻之地開始。
山,不高,路,不險。林中亦無奇珍異獸,這不起眼的小山中卻有著一座道觀,此觀不奉老君、通天,而獨尊元始天尊,卻見,此神像又與其他道像不同,怒目赤發,手持一把巨斧,似要劈開什麼。左右有一揭語:混沌初始亂坤儀,盤古論道劈天地。頭頂一塊匾額,上書:浮黎元始天尊。道觀雖不甚破落,卻也是了無人煙,整個觀中不過一老一少兩個道士,老者鶴發童顏雖已現老態,卻不顯一點疲憊之色,小道士十七八歲模樣,一臉清秀,頭上挽一個道髻,一身青色道袍已是有些泛白。此刻正垂首立於老者身前,聽著老者絮說此觀神浮黎元始天尊的來源,雖已聽了不下千百次,小道士依舊聽的癡迷,但覺天地之威,神人無量。往日裏,待說道浮黎元始天尊大名時,老者便不再言語,今日卻不盡然。
老道看了小道士一眼,緩緩道:“玄電,你如我道門已有數年了吧?”小道士頷首:“回師尊話,過了今日,便滿十年了。”老道扶了一下胡子,歎:“十年了啊,時間過得還真是快啊!”老道自懷中取出一本冊子,扔向玄電,而後又閉目,“收拾東西,晚間便離去吧!”“師尊?”玄電一臉惶恐,跪倒在地,“可是弟子做錯了何事?惹得師尊不開心?請師尊責罰,弟子還要服侍師尊!”老道又是長歎一聲:“玄電啊!你並未做錯何事,隻是你我師徒緣分已盡,速速離去,以後闖蕩江湖,師尊不求你悲天憫人,但求你行事問心無愧,對得起為師,對得起天尊大人!且去吧!”玄電知老道的脾性,決定的事便不會更改,隻得向老道三叩九拜,含淚離去。後方又傳來老道的聲音:“以後在外,切莫提起浮黎元始觀之名,天地自有緣法,你我師徒若是有緣自會再見!”玄電又是一拜,遂收拾了幾件衣物,便下山去了。正是十年歲月無思量,懵懂少年入洪荒!
這小道士玄電,雖為道士,又遇與師別離之苦,但畢竟少年心性,一路下山,倒也不再悲傷,畢竟在那山上呆了十年,臨了離去,說不興奮,那是假的!日薄西山,夕陽如火,少年此刻方至山腳。回首望去,但見那居住了十年的山峰道觀,竟如鏡中花,水中月一般消失不見,未濺起丁點漣漪,玄電隻覺心中一痛,那回山的路竟已然忘得一幹二淨,自知此乃師尊神通,這師尊,並非似那尋常武林中人一般簡單!默然向前一拜,而後轉身大步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