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從媽媽那裏學習(1 / 2)

蘇姍“萊特和別人的媽媽不一樣。

她比別的媽媽更年輕、更漂亮。她喜歡笑,而且常常喜歡和她的三個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做遊戲。這三個孩子是,11歲的威爾伯,7歲的奧維爾,和4歲的凱瑟琳。

其他孩子的媽媽們都不讚成她帶孩子的方法,她們都搖著頭說:“蘇姍萊特老是慣這些孩子,他們想千什麼就讓他幹什麼,這樣下去沒有好處。”

對鄰居們的這些話,蘇姍並不在意,她隻是微微地笑一笑。夏天,她會包上一頓野餐午飯,帶上她的兩個男孩子和小凱特(從來沒有人叫她凱瑟琳)去樹林中度過一天。萊特太太知道林中每一種鳥的名字,而且還能根據鳥的歌聲分辨出是哪一種鳥在叫,由於老跟媽媽在一起,漸漸地威爾伯和奧維爾也學會了分辨鳥叫。

一天,他們四人坐在戴頓附近的一條河堤上(戴頓是他們住的城市),媽媽在為大家準備著午餐,威爾伯和奧維爾拿著魚杆在釣魚,(人們都愛把威爾伯叫“威爾”,當然了也把奧維爾叫“奧維”)可是魚不太愛咬食,浮在水麵上的浮漂,隻是隨著緩緩流動的河水,一擺一擺地輕輕晃動。突然,一隻大鳥從天上猛地向河麵撲下來,它一下子把長嘴紮入河中,轉眼間就捉住了一條小魚,接著又猛地回身飛到天上去了。

威爾驚訝地看完了這一切,他奇怪地問:“媽媽,鳥為什麼能飛呢?”

媽媽說:“因為它們有翅膀。威爾,你注意一下,它們一使勁搨翅膀,就飛得更快了。”

威爾對這個回答覺得還是不滿意,於是又問:“媽媽,可是,剛才那隻鳥的翅膀幾乎就沒有動,它猛地撲下來,叼起一條魚,然後就飛上去了。實際上。它根本就沒有動翅膀”。

媽媽又解釋道:“風不僅是順著你或逆著你刮,它也向上或向下刮。當一股氣流向上刮的時候,就會把鳥托起來,鳥又靠翅膀把自己保持在空中。”

“那如果我們有翅膀,我們也就能飛了,是嗎,媽媽?”

“可是,老天爺沒有給我們翅膀。”媽媽笑了。

“也許我們自己能做翅膀。“威爾伯堅持著。

“也許吧。”媽媽沉思著說:“但是我不知道,因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做出讓人飛的翅膀呢。”

“總有一天,我會把那樣的翅膀做出來的。”威爾伯不服氣地說。奧維爾也點著頭說:“以後我也會做出來的。”

“好!好等你們長大一點的時候,也許可以試一下。”

要是別的孩子向他們的媽媽問這個問題,那麼大多數媽媽們就會認為,這簡直是個荒謬的問題。在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她們就會說:“唉呀,別傻了,孩子們誰也沒聽過這樣的傻話。”但是蘇姍萊特不是這樣想。她認為,一個11歲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是經過他的頭腦認真考慮過的想法,這本身不是,一件壞事。這樣的想法不會把孩子弄傻,而正說明他愛動腦筋,很聰明。她從不像其他的媽媽那樣,迷是把自己的孩子們看得不瘇事。也許,這也就是他們喜歡和媽媽一起釣魚、吃野餐的原因。對他們提出盼秦種問題,她總是能給予很明白的回答。而這也正是孩子們愛問她問題的原因。

孩子們有時也向爸爸提問題,可他是一個傳教士,經常要到外地去傳教,在家的時間不多。

媽媽看了一下天,突然說:“天氣要變冷了。威爾,你看天上的那些灰色的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