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李玉明
(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會長)
《生活晨報》是由三晉文化研究會主管主辦的一份綜合類報紙,如今已走過十五個年頭。他們將十五年來的稿件、圖片、版麵進行梳理、選編,結集成冊,這實在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三晉文化研究會這些年陸續出了一批書,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反響。我們深知,出書是一件很興奮也很艱難的事情,如同一位母親孕育一個生命。個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親身經曆者很難感同身受。
擺在各位眼前的這一套《生活晨報優秀作品集》,是十五年來一批又一批生活晨報人努力奮鬥的部分成果,是他們不斷探索、百折不撓的思想結晶。全書共分三部分:新聞和散文、版麵和攝影、評論和隨筆。這一套書脈絡清晰,基本反映了生活晨報十五年發展的曆程和精神麵貌,所以既可以當作晨報的發展史來讀,也可以當作交流、學習采編業務的活教材來讀。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讀,都是大有裨益的。
《生活晨報優秀作品集》的“新聞卷”,是生活晨報記者(包括攝影記者)的優秀作品。生活晨報的發展道路並不平坦,一批批晨報人在這片土地上灑下汗水,釀造墨香,他們關注民生,服務百姓,始終將自己的筆紮在現實生活的深處,把鏡頭鎖定社會熱點,善於透過事情表麵看本質,善於挖掘新聞背後的故事,采寫出大量以讀者為本的好稿件,受到了省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同誌和上級主管部門、讀者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相對於記者而言,編輯是為人做嫁衣的,默默無聞,屬於“無名英雄”。一篇好稿件,讀者習慣性地要留心記者的名字,卻很少去尋找編輯是誰。但編輯的勞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生活晨報優秀作品集》的“視覺卷”,重點展示了編輯的優秀版麵,這些版麵像過去十五年的日曆,輕輕地翻過一頁頁,輕重得失如昨日重現。像史冊,像教科書,像老照片,能讓我們在重溫過去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晨笛”可以說是《生活晨報》的品牌欄目,它的作者相對固定,由幾位中層幹部輪流撰寫,共用筆名“皇甫晨鳴”。大家如護旗般共同建設和維護一個品牌,這在新聞界尤其是報界應該是一種獨創,而這種獨創算來有四個寒暑了,很不簡單。更可貴的是,這些小文章都短小精幹,一直保持短平快,或犀利,或風趣,或冷幽默,或開闊奔放,不拘一格。關鍵是沒有停留在就事論事分析問題的層麵上,多數篇章旗幟鮮明地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讀來讓人痛快、勁爽、提氣。
古人年方十五稱“弱冠”,是人生從青澀走向成熟的關口。《生活晨報》走過十五年,越走越穩健,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卓越。《生活晨報優秀作品集》無疑是一批批晨報人創新精神的縮影,是十五年來精神產品的代表。在報社改革創新大發展的關口,此書的出版發行將進一步激發晨報人鑽研業務的氣氛,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增強自信心,增強創造力,增強創新精神,我們真誠地期待著她的崛起。
2009年11月23日夜於梅山塔下小石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