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是綠樹婆娑的山巒和碧綠無瑕的梯田。遠遠望去,若斷若連的山群,披掛著一片片如波似浪的小草,猶如穿上一件件黛綠色的衣裳。
深山裏演奏著山泉叮咚作響的樂曲,參天古樹上唱起鳥兒清脆的歌聲。雞鳴三聲,東方的山峰浸染了淡淡的曙色。任憑火紅的太陽憤怒地放射出猶如利箭般強勁的萬丈光芒,也無法射透那濃濃的、柔柔的、白茫茫的迷霧。
無風的時候,雲霧像萬千片待染的輕紗掛在空中,拉不開,扯不碎,抻不爛,那乳白色的霧氣濡濕著周圍的一切,粘稠而亮堂,靜幽幽的,清冷冷的,一切景物都似真似假,如夢似幻,仿佛是一處虛無縹緲的恬靜的人間仙境。雲霧靜悄悄地,仿佛惹透了人們的遐思,將人們的目光拴在白茫茫的天地間,不焦不燥,既神秘又激昂。
開始吹起了習習的微風,雲霧在幽靜的山穀裏飄飄嫋嫋,在錯落有致的村莊裏飄飄忽忽,在崎嶇的山路上漫漫冉冉,使周圍的景物若隱若現,是那樣地悄無聲息,是那樣地蜜不可言。沿著寬曠的田野,穿梭在縹緲的雲霧中,頓覺特別地清淨,特別地悠然,好似隱居山林的晉朝詩人陶淵明,心中不免發出一份自得其樂的感歎,四周是那樣的美,該不是走進了世外桃源?
一陣狂風如遊龍般掠過,從曠野裏送來的絲絲鄉土氣息,著實令人流連忘返。雲霧追趕著狂風,狂風嬉戲著雲霧。雲霧們時而彎下了笑臉,時而挺直了脊背,時而放棄了緊張,時而豁然開朗起來,互相追逐,互相翻騰,閃閃忽忽,旋裹著村莊裏偶爾傳來幾聲悠長的犬吠,將彌漫著詩意的村莊和幽深的山穀裝飾得神奇詭秘,形態萬千。這樣變幻莫測的雲霧,這樣精妙絕倫的景色,這樣耳目一新的動感美,猶如雪白的屏障,似乎隔絕了苗嶺深處的村莊與外界之間的聯係,剔除了外界雜亂的喧囂,讓“複得返自然”的人生樂趣開滿了整個美妙的鄉野。
這就是苗嶺腹地旖旎的風光,這就是美麗的苗鄉的真實寫照,苗嶺主峰---雷公山,高聳入雲,傲視群山,時常山頂悶雷震響。
有詩曰:
聳入雲霄天狗吠,
嵌進苗疆萬民貴。
萬水千山無限好,
緣自古時山上雷。
如此美妙絕倫的地方,峰巒雄偉的雷公山,吸吮著天地萬物的靈氣,孕育了成千上萬、聰慧勤懇的苗民。
他們過著與世無爭的世外桃園般的生活,喜好對歌吹笙,或慶祝豐收,或辭舊迎新。
新春過後,太陽暖融融,笙歌震蒼穹。
寬廣的苗疆大地,處處歡歌喜舞,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個名叫阿布嗲的小夥子在雷公山頂上正練武練得起勁,渾身冒著汗水,條條青筋綻出,猛地發了一掌到一棵參天大樹上,大樹搖了一下,幾片樹葉翩翩起舞,飄落下來。
突然,大樹的動搖的聲音引起了大自然的共鳴,遠處響起微微的雷聲,一股像龍卷風似的黑雲劈頭蓋臉地向小夥子撲過來。
一眨眼的功夫,山頂上隻聽到了啊---的長長的叫聲響徹了整個雷公山,繼而又迅速地恢複了平靜。
阿布嗲穿越了時空,來到了三百年前的世界。
阿布嗲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身上多了一股強勁的力量,正準備試試功力如何。忽然一道柔和的影子緩緩地從雷公山頂飄下,那影子翩翩起舞,如蜻蜓點水般,飄落到了一個人山人海的蘆笙場中央。
頓時,整個人聲鼎沸、笙歌如潮的蘆笙場鴉雀無聲,人們屏息凝視著蘆笙場中央的那道身影,原來是一位妙齡少女。
那少女大約十###歲,一張瓜子臉,頭帶銀帽,睫毛細長,雙眼忒大,彎彎的柳葉眉,柔柔的豌豆唇。一臉白淨的皮膚,容貌真是秀麗嬌好。手裏攥著一條精美的苗絲帶,腳穿一對嶄新的絲綢鞋,脖帶一個銀白的頸項圈,身穿豔麗的綢緞苗裝,顯得身材更加苗條,楚楚動人,弱質纖纖。
“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有一老者大聲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