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劫糧(1 / 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武林奇譚》更多支持!

晨,初陽割霧,客棧卷簾聲如此清晰,甚於商客之間困倦的問候。

窗邊,一人白衣蒙麵,一劍殘布束裹,看著一碗陽春麵。

蒙麵人,陽春麵。

蒙麵人吃不了陽春麵,因為他吃麵的時候就不再蒙麵。

所以他餓著。

對麵坐著的是一個頭戴鬥笠的小孩。殘破的鬥笠蓋著的臉,頭埋臂彎,趴在桌子上哭。穿著看起來像個男孩,哭起來卻像個姑娘。一個拿劍的蒙麵人若是嚇唬一個孩子,誰哭起來不像個姑娘?

客棧裏有些人江湖人已經看不過去,甚至已經有人把手伸向自己的家夥,教訓這個。此時白衣蒙麵人正欲提劍起身離開,可誰知那孩子卻拉住蒙麵人的衣角,抬起頭說,

“別走,多陪陪我。”

鬥笠之下的麵容漸漸清晰,江湖人默默的收了家夥,沒人再提動手的事。

這孩子究竟是誰,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八月,孤陽曠照,無垠旱地龜裂,深痕如刻在心。一名瘦矮少年,披鬥篷,戴鬥笠,天地間惟一人獨行,遠遠看去,碩大鬥笠和矮小身子不太相稱,讓人過目不忘,所以江湖人稱小鬥笠。他剛滿十四歲,皮膚白皙,雙瞳晶瑩,笑起來像女孩兒一樣甜,出招卻比殺手更老道。嫉惡如仇,卻從不傷人性命。

他旱地獨行百數十裏,隻為去一個地方,一個充滿糧食的地方。

可連日的旱災,顆粒無收,鎮上已經有餓死的百姓。這樣的日子,什麼地方會充滿糧食?

自然是官府的糧倉。所以他當然是去劫糧的。這叫什麼來著?用他的話講,這叫“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他總是為自己的單純找一堆花裏胡哨的借口。不過有一次,一群強盜說了同樣的話,他卻打得每個人躺了至少三個月。

糧倉守衛自然非是泛泛之輩,否則天下綠林好漢怎會劫路,直管開倉取糧便可。

若論方圓百裏內,這個這個膽量敢去官府劫糧的,絕不超過三人。這三人無論怎麼算,小鬥笠怎麼都算是其中之一。

然而提出劫糧的,是另外一個人。

一個叫丁敖的年輕人。

來自一口箱子。

小鬥笠發現丁敖的時候,他正被綁在一口沉木大箱之中。

他們為何如此相遇?丁敖不知,他隻記得那時木箱打開時,一張稚嫩的臉探了進來。

“喲,瞧瞧,這是什麼啊這是,一個大!活!人!”

"本還想見麵分一半呢!大活人怎麼分啊。"

“別愁眉苦臉的啦,不開玩笑了,這就給你鬆綁。”

話說那日,四個大漢抬著這口箱子,正經過小鬥笠喝茶的茶鋪休息。

小鬥笠瞄了一眼那口箱子,看到了一個孔洞,一寸寬,舊木新痕。“財寶不見光,留孔必活人”小鬥笠行走江湖若是這些都不懂,遲早也會背騙進箱子裏,於是狡黠得一笑,走了過去。

“這位小兄弟...“

“小東西,你活得不耐....”

“你....”

“.....”

四個人的話音,被猛拳入肉的悶響打斷,不能複言,而他自己一句話都懶得說。

當丁敖睜被鬆綁時,環顧四周,看見三件不可思議的怪事:

抬箱子的大漢皆倒地不起。

箱子上的鐵鎖被怪力擰斷。

隻有一個孩子站在眼前笑。

小鬥笠卻隻見到一件怪事,卻驚訝不已,丁敖繩子下的衣服竟穿著錦衣衛的飛魚服。

這世上敢把錦衣衛這麼綁起來的不多。

哪個知府老爺有膽?很少。

哪個門派長老敢做?不多。

但怎麼算,當地的縣太爺武休武大人橫豎都算一個。武休,黑白兩道都是有一號的人物,江湖上講不合的紛爭,到了縣衙見了他,反而能擺平,無論官家還是江湖,他做事都讓人服服帖帖。這也算是此地一大奇觀。他要想治一個人,就能讓那個人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讓他知道光是有武功這世道也不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