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龐統幹笑的兩聲坐下“這事咱們再計較計較”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呃,現在就有一個諸葛亮。其實,很多事情,就算賽過諸葛亮也沒有用的。比如這件事,三人討論了許久,也沒有一個好的辦法,即使孔老夫子來也隻能感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知不覺天色已黑,頭大如鬥的劉備揉著額頭“兩位軍師,可有什麼良策?”
龐統默不作聲,諸葛亮捂著咕咕叫的肚子“這事啊,明天再說,先吃飯吧”
“恩,咱們晚上什麼?不對,晚上吃什麼?”龐統也點頭附和。
“還吃?那是籠絡張鬆沒有辦法的”劉備沒好氣的說,“當真以為吃習慣了,貪汙就不是貪汙了?就不是了?走走走,回家喝粥去”
諸葛亮和龐統悻悻離開。
卻說張鬆回到益州後在劉璋麵前大讚劉備,又是仁德又是頗有長者之風。諸葛亮那一封信滿篇溢美,稱劉璋子承父業、仁慈溫厚、恢弘豁,希望兩家共同匡扶漢室,建立功勳。劉璋大喜,立刻命張鬆安排使者去請劉備入川。
文武百官看到張鬆趾高氣揚的樣子,不高興了。主簿黃權起身進言“主公若聽張鬆之言,則四十一州郡,盡屬他人矣”
劉璋大驚,忙問“玄德與我同宗,吾故結之為援,汝何出此言?”
黃權不慌不忙道:“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遠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諸葛亮、龐統之智謀,關、張、趙雲、黃忠、魏延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劉備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禮待之,又一國不容二主。今聽臣言,則西蜀有泰山之安;不聽臣言,則主公有累卵之危矣。張鬆盤桓荊州數日,必與劉備等人同謀。可先斬張鬆,後絕劉備,則西川萬幸也。”
張鬆被嚇得一身冷汗,慌忙反問“公衡某死不足惜,隻是曹操、張魯到來,何以拒之?”
黃權撓了撓腦袋“閉境絕塞,深溝高壘,以待時清”
張鬆冷笑,不屑的哼了一聲“好個以待時清,賊兵犯界,有燒眉之急;汝欲以待時清莫非待天誅賊人?”
黃權啞口無言,劉璋微微點頭“依別駕之言結交為援方是上策”
“不可不可”帳下從事王累頓首進言:“主公今聽張鬆之說,自取其禍也”
張鬆“汝何出此言?主公結好劉玄德,實欲拒張魯也”
王累也不看張鬆,向劉璋道“張魯犯界,乃癬疥之疾;劉備入川,乃心腹之大患。況且劉備乃世間梟雄,跟曹操混,卻盤算著害他;後來依附劉表,卻奪了荊州。這種心術不正的人,怎麼能結交呢?今日若召來,西川休矣”
劉璋沉吟片刻“我已有定奪,休要多講況且劉備和我同宗,怎麼可能奪我基業?”
張鬆暗暗舒了口氣,欣然領命去請劉備入川。剛離開府衙卻被一人拖住“永年,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背著主公將益州許給劉皇叔”
張鬆嚇得魂飛喪膽,急忙回顧,原來是軍議校尉法正,便板起臉“孝直,沒有證據可不要胡言亂語某盡忠竭力輔佐主公,出使荊州亦是例行公事,你再胡說可是要告你誹謗的”
“得,我也不跟你說了,我去找劉季玉去說”法正也不理張鬆,轉身走回。
張鬆心虛,一把拽住法正“兄弟,有話好說,有話好說,咱倆誰跟誰啊”
正是:莫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欲知下文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