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諸葛亮又卡住忘詞的時候,正在吃生蠔的劉備突然麵露難色,“請問,茅廁在哪?”
諸葛亮“出門右拐的小房……”話沒說完劉備就疾奔而去,“小心走廊台階!”隻聽得門外劉備“哎喲”一聲摔倒在地。
爾後劉備回到席間,月英也悄悄的把寫成竹簡的《隆中對》放到了諸葛亮的身旁,隻要他稍低頭就能看到。一個短短的《隆中對》,劉備又去了兩次茅房。
劉備一臉涕零,稽首叩拜“不怕先生笑話,備已經便秘數天,腹脹難受,實在苦不堪言。先生此宴,讓備茅塞頓開,萬分感激!備此來就是想請先生出山,不知意下如何?”
注:由於此段為口傳,將‘此宴’誤以為是‘此言’,也使得後人曲解了‘茅塞頓開’的本意。後人不知道‘三顧茅廬’是指的劉備席間上了三次茅房,誤以為是拜訪了諸葛亮的“草廬”三次,竟還被文人墨客藝術加工成了明主求賢臣的佳話,誤傳後世久已!
注:生蠔雖然營養價值很高,肉質鮮美。但蠔肉膩滯,若消化力不佳,不要多吃。腸胃衰弱者吃蠔,往往會引起腹瀉。
張飛捧著酒壇,煤炭般的臉上‘黑裏透紅,與眾不同’,打了個酒嗝“孔明先生,我家大哥一番好意,你若推辭,小心我把你捆了回去!”
關羽那小眼睛,豬肝臉,倒是喝再多的酒也沒什麼區別,隻是舌頭已經有些打結“承蒙,款,款待!我,我家大,大哥說了,你,你有‘臥,臥龍’之姿,一,一定是,一,一位,很,了,了不起,的人!”
諸葛亮聽到劉備要請他出山,那真是求之不得,一時激動竟然呆住了。
劉備看到諸葛亮麵無表情,一語不發,以為他不願出山。他不願出山就意味著無人接替‘新野城鎮管理小隊’,那就意味著沒有稅收,沒有稅收將直接導致連豬肉也吃不起……想到連個豬肉都吃不起,不由嚎啕大哭,淚沾袍袖,衣襟盡濕。
諸葛亮回過神來,連忙叩拜“亮願效犬馬之勞!”
一旁的月英很是鬱悶,羅貫中那混蛋騙人,明明劉備第一次來就搞定了!
諸葛均看到諸葛亮與月英隻帶了隨身衣物和昨天領回來的那個小女孩,依依不舍的說:“二哥啊,你此番出山,三弟我會想你的。不過你放心好了,你嶽父送的馬匹,桑田,豪宅,仆從,還有那幾個漂亮的歌姬,我都會幫你好好照顧的!”
月英“哦,我老爹送的那些東西,我們離開後都會還給他的。”
諸葛均立刻死死的抓住諸葛亮的衣袖不放,哭訴了起來“二哥,你別走了,三弟我實在舍不得你!你一走,家裏又一窮二白的了,你可要我怎麼活啊!”那情真意切,撕心裂肺的痛哭,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月英拿起一根棒子,一棍將諸葛均打暈,搖了搖頭“三叔和相公感情甚篤,不忍分離,哭昏了過去,你們把他抬進屋就回黃家去吧!”
鄉鄰們聽說諸葛亮居然要離開南陽去新野當官,無不歡天喜地,張燈結彩,竟然敲鑼打鼓相送了十餘裏遠。更有年長者老淚縱橫,唏噓不已。
劉備策馬看著夾道歡送的鄉親們,感慨萬千“想我劉備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常以仁厚自居,治理縣鎮多年,也從未受過百姓如此愛戴……諸葛孔明之仁德,我遠遠不及啊!”
回到新野,眾人見關張油光滿麵,渾身散發著酒氣,一張嘴就腥味逼人,都懊悔不已!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欲知孔明出山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