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幽燕騷客苦吟一生終寒士,錦屏農夫筆耕五載記賈公。”

這是一個朋友對我寫賈島的讚譽之詞,可我聽了總覺得麵紅耳赤,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

說來讓人匪夷所思,是什麼讓我對賈島竟產生如此癡熱的情感,甚至還自不量力地給這位古代著名詩人寫傳記。這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由於年代久遠,史料奇缺,我手頭啥也沒有。2005年夏,我特地從富平到陝西省圖書館查資料,得到的僅僅是一些賈島的詩和一篇聞一多先生的小文章。這時,我才終於覺著這真是上天摘星辰,太異想天開了,甚至好幾次想放棄它。後來,礙於麵子,我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渭南市一位姓李的老師,他熱心地給我提供了西北大學一位研究唐代文學的教授的地址和電話。我萬分喜悅地和人家聯係,竟毫無信息。我將結果告訴李老師,他又讓我在網上看看,我不由茅塞頓開,果然大有所獲。於是,我買了電腦,聯了網,一邊學電腦知識,一邊搜集賈島的資料,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從此,我的工作有了裏程碑似的進展和跨越,好幾天,我都為自己偷偷地高興著。

2007年3月,我開始了我艱難的爬格子生活。我知道,下來的工作就靠自己的毅力了。隻要不怕苦,耐寂寞,悶頭實施自己的計劃,終有一天,我的作品會殺青的。起初,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每月兩章,趕年底完成初稿,可真正寫起來,才覺著對自己過於苛刻。雖然用電腦寫作,我不必每天與筆和無數的紙張打交道,但是,寫曆史小說要遵循原則,尊重曆史,編故事容易,寫曆史難呀,既要查閱大量的史料,還要注意矛盾的產生,人物的衝突,真正行動起來,我才知道什麼是“描鬼容易畫人難”。

身為農民,我要春種夏管,要秋收冬藏,要麵對東鄰西舍各色人等異樣的眼光,同時還要照顧妻子和孩子的情緒,我不得不改變以往開夜車的良好習慣。寫作過程中,我時時被眼前的許多事情折騰得左右為難。村子裏,有人養了一群豬,趕上了一個好年景,今年的豬肉比唐僧肉還要值錢,幾個月下來就收入了一兩萬元;和我一同長大的朋友,沒念過多少書,早早走上社會,練就了三寸不爛之舌,憑一張嘴皮子,空買空賣地做鄉村經濟人,幾年下來也是收入頗豐。陽春三月,我的賈島開始動筆,鄰居家的新房也開始挖地基。可是,不過三五十天,對麵已坐落起一幢二層小洋樓,我的賈島還在繈褓之中嗷嗷待哺。眼前一切逼得人困惑,我不知道自己勞這大的神,到底圖什麼?這樣勞累數年,到底有無結果?

後來,見到一位文學界的前輩,我向他說了自己的困惑,他看著我一副無奈的樣子,鄭重地對我說,“還是那句老話,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動筆了,啥都別想。我相信,你幹的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有了他的鼓勵,我又靜靜地坐在電腦前,勤勤懇懇地敲擊著那些未完的計劃,咬著牙一路熬了過來,便有了這部《苦吟寒士賈島傳》。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首先感謝在此書寫作出版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所有朋友。其次,我感謝妻子和孩子的理解,沒有她們,我就沒有安靜寬鬆的寫作環境;感謝南誌秀老師,沒有他,我就沒有寫作的動力;更感謝我的發小楊鋼川,沒有他的鼎力資助,就沒有這本書的順利出版……這不是什麼套話,而是我發自肺腑的感激之詞。

在感謝他們的同時,我也向所有能讀到這裏的朋友道聲謝謝!

古曆二○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於籬蔭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