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五龍氣決(五)(1 / 2)

再說這幾道霧氣鑽進呼延體內,並沒與絲毫靜止,仿佛有生命一般,沿著百會直抵丹田,瞬即蔓延到中樞神經的每個末梢,呼延體內的五龍金丹之效被牽引的發揮到了極致,每個神經,每個汗孔皆如螞蟻叮咬,真氣遊走全身,一抹微光竟從呼延周身泛起,這正是五龍氣決三層天竅開啟---天罡元氣,頭頂靈光閃現,長約寸許,隻是法力尚淺,不能運用自如,呼延見此心中大喜。

此時洞內傳來一陣嘈雜,原來是監工查看牢獄,發現監獄地麵破裂,知曉有人逃跑,故一路沿洞追趕前來,呼延心想,此等醃臢地痞,不足與之打鬥,且不與其理論,還是先上去再說。

心中催動五龍氣決,一道閃電劈將下來,將呼延前方十米洞壁處擊穿一個五米見方的缺口,一道自然光線投射下來,留下美麗的圓暈,身後洞穴泥土塌陷,大塊泥土轉眼填滿原先來時通道。

呼延收起心神,雙手攀住一塊頑石,雙腿一縱,借助手臂支撐,從洞穴中站立出來。

“哇噻!”他大呼一聲。

外界靜謐異常,此聲一出,驚起群鳥紛飛,各種鳴叫不絕於耳,回蕩山穀,此處竟然是京杭運河旁側的一處凹山腰,山勢極其陡峭,就連經常世間采藥人也望而卻步,山下終年有官兵把守,控製著山口的進入,因隋煬帝稱此山為龍脈之山,關乎自己的帝王寶座,每逢祭祀節日均要舉全朝大臣拜祭,近朝興修水利,擔心破壞風水,故安排重兵把守。

呼延舉目四望,青山如黛,綿延起伏,遠端消失在無盡的山峰層巒間,高處白雲縈繞,霧氣侵透山頂,朦朦朧朧如夢如幻,遠處青鬆如瀑,鬱鬱青青,一條玉帶蜿蜒前行,傍著青山源遠流長,近處繁華似錦,不知名的果子掛滿枝頭,幾隻俊俏的猴子靈活的跳躍在樹幹枝上,好奇的大量著這個不速之客。

呼延讚歎此山俊俏秀麗,古語雲: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既然曆朝曆代皆認為此山為龍脈,也不是一時心動,往往常人難以逾越的地方,越是有神奇怪異的地方。此山年代久遠,元朝宰相夜觀星象,發現紫微星逆轉,射向此山,知曉帝王將相出自此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曆來為人稱奇,由此更是認為此山靈異非常,當朝皇帝擔心自己地位不保,就派重兵把守要道,最大限度降低皇位的風險。

呼延站立之處十米開外有一白色方石,寬約二米,石麵白淨平坦,襯著陽光反射出一片霞光,其下便是千尺懸崖,一道瀑布橫空越過白石飛流直下,落入下方百十米深處的深潭中,與千尺懸崖形成一段和諧的音符,呼延看得如癡如醉,此處不正是修仙的極好去處嘛。

其實此石有一個傳說,天上嫦娥仙子每逢初一十五便降臨此處梳洗,天長日久,凡間石頭那容得仙女洗滌,故而濁氣蕩滌,精華聚齊,慢慢變成白色。

當日,調息凝神,催動烏龍氣決,隻覺真氣盈貫,手掌綻放三道光柱,忽大忽小,呼延意念催動,控製著光芒的力量,全身金光閃閃,如大羅神仙駕臨,自己幾日不食,幾番打鬥竟一點不覺得饑渴,眼看紅日西墜,夜幕籠罩群山,呼延方才收起心神,端坐在一側凹山洞內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