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0#時,楦底樣長=247(已知號楦底樣長)+5(半號差)=252(mm)
二、有關肥瘦型的規定
肥瘦型是楦、腳、鞋的肥度標誌。
1.肥瘦型的製定原則
腳的肥瘦型是以腳蹠圍長度為基準製定的。在成年男子腳型中,安排了5個肥瘦型,一型最瘦、五型最肥,其中三型為中間型;在成年女子和兒童的腳型中,安排了3個肥瘦型,一型最瘦、三型最肥,其中二型為中間型。並且在兩整型之間有半型。我國鞋號中有關肥瘦型的範圍比較廣泛,有半型、一型、一型半、二型、二型半、三型、三型半、四型、四型半、五型,可以滿足大多數人對肥瘦度的要求。
2.型差
對於相同的腳長來說,不同的肥瘦型其蹠圍長度是不同的,這樣就產生了型差。所謂型差,是指在同一長度號中,相鄰兩型之間蹠圍長度的差值,包括腳型圍度差、楦型圍度差和鞋內腔的圍度差。規定整型差為±7mm,半型差為±3.5mm。
例三:已知某男子腳長250mm,三型時腳蹠圍長246.5mm,問二型、二型半時的腳蹠圍各是多少?
解:二型時腳蹠圍長=246.5(已知蹠圍長)-7(整型差)=239.5(mm)
二型半時腳蹠圍長=246.5(已知蹠圍長)-3.5(半型差)=243(mm)
3.圍差
對於不同的腳長來說,雖然肥瘦型相同,但是腳的蹠圍不同,這樣就產生了圍差。所謂圍差,是蹠圍號差的簡稱,是指在同一肥瘦型內,相鄰兩號之間蹠圍長度的差值。規定整圍差為±7mm,半圍差為±3.5mm。
例四:某女子腳長230mm,一型半時腳蹠圍222mm,問在腳長225mm、240mm時的腳蹠圍各是多少?
解:腳長225mm時腳蹠圍長=222(已知圍長)-3.5(半圍差)=218.5(mm)
腳長240mm時腳蹠圍長=222(已知圍長)+7(整圍差)=229(mm)
圍差與型差相比較,雖然它們的等差值相同,但是他們的含義並不相同,圍差是“型同號不同”,型差是“號同型不同”,使用中不要混淆。型差主要用於楦型的設計,圍差的用途更加廣泛,在楦型設計、幫樣板設計、底樣板設計、樣板擴縮中都要用到。
例五:有一款三型、250#楦型,楦蹠圍是243mm,求在發生下列變化時的楦蹠圍長度。
變成二型半時楦蹠圍=243-3.5=239.5(mm)
變成二型時楦蹠圍=243-7=236(mm)
變成三型、255#時楦蹠圍=243+3.5=246.5(mm)
變成三型、260#時楦蹠圍=243+7=250(mm)
變成二型半、255#時楦蹠圍=243-3.5+3.5=243(mm)
變成二型、245#時楦蹠圍=243-7-3.5=232.5(mm)
三、我國鞋號楦型數據尺寸
鞋號是腳型規律的直接應用,在全國腳型測量的基礎上,我國於1982年製定了中國鞋號及楦型係列國家標準(GB/T3293—1982),從中節選出來的一部分。
注:
1.嬰兒鞋的楦底樣長是指軟幫鞋。
2.女鞋的圍度是指在中跟條件下的楦蹠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