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隆冬(1 / 2)

隆冬時分,臨近新年,王爺也沒閑下來,據說是東南那裏下了冰雹,毀壞了房屋,壓死莊稼,有不少人餓死或者凍死,災情一傳來,就引起極大的震動,皇上已下令,此次賑災就由王爺負責,本來就是在自己的領地上,責無旁貸,於是王爺就有關事宜緊張討論、組織起來。

當務之急,就是發放糧食了,但是現在不是收獲季節,加上冬季過早來臨,所以勉強算是豐收。開糧倉後,雖有不少災民領到了糧食,歡喜離開,但是也有人餓著肚子,在饑寒交迫中死去。

而且,還要幫助他們重新建造房子,這可是不小的工程,預撥款有限,需要好好計劃,卻是刻不容緩。

當那些不幸的傳聞在京城曼延開時,降低了過年的喜慶,傳到我耳裏,一陣難過,仿佛看見“路有餓殍”的悲慘景象。

聽說,民間有好善之人發起了募捐活動,正在京城如火如荼的進行,我想了想,叫小桃,把前幾天整理的箱子搬出來,裏麵都是王爺或者官員送的珠寶,還有我的嫁妝,拿出兩箱叫小桃讓人送去募捐,本是低調行事,也不圖這名聲,奈何還是被人認出了是王府裏的人。

一時之間,京城中人對我的善舉,廣為讚賞,我甚至都不敢出門了,怕被人認出來。

唉!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王爺知道後,也對我大加讚賞。

我苦笑,這可和當初想的不一樣,本就想匿名做件好事,反正那些珠寶放著也是積累灰塵。

沒想到,因為我的帶頭作用,本是民間的募捐活動,變成了達官貴人爭先恐後的沽名釣譽的方式,那些貴夫人也紛紛慷慨解囊,想要把我比下去,一下子募捐活動成了京城最流行的話題。

我笑然,在他們眼裏,是一種攀比行為,是互相炫耀財富的機會,又能增加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倒是能讓那些災民受益。

傳進皇宮,珠簾裏一個高貴女人,“哼”了一聲,“虛偽的女人!”

下麵的宮女太監立刻噤若寒蟬。

曆史上把這次著名的募捐運動,稱為“文瑞妃的善意”,後世的史學家都評價文瑞王妃才貌雙全,如仙子一樣善良,深得民心。

過年了,在陣陣鞭炮聲中,皚皚白雪裏,每戶人家都掛起了紅燈籠,是這裏的習俗。

王府裏也不例外,一早管家就拿來兩隻,精心製作的紅燈籠,我讓小桃掛上後。

就在書桌前,畫畫,對著窗外的雪景沉思,又看向那懸掛著隨風搖晃的紅燈籠。

寫下:

茫茫雪景思故人,爆竹聲聲慶新禧。

奈何遠方冰雪地,幾家歡來幾家愁?

落在雪景的旁邊,我題完字,放下筆,歎了一口氣,但願那筆捐款,能對東南的災民們有所幫助。聽王爺說,賑災行動有了起色,越來越多的人得到了幫助,而那筆捐款可謂是及時雨。

我略感欣慰,稍放下心來。

皇宮裏

少年皇帝正開心地一邊喝湯,一邊看奏折。

這時,跑來一個神色慌張的太監:“皇上,不好了!”

“什麼事?”皇帝頭也不抬地問。

“那個……太後知道您把宮中的玉器捐了出去,很生氣,她說……”太監邊擦汗邊說。

“安啦,安啦,捐都捐了說這些幹什麼?”皇帝不耐煩地打斷。

“……是。”太監一看他的臉色當下就不說了。

“嗬嗬……”那是蓮妃發起的善舉他怎麼可能不支持呢?她真是心地善良呀。

皇帝哼著小調去禦花園看雪景去了。

一株梅花片片雪,三兩隻寒鴉鳴樹裏,本是無塵世奈何凡心多,心有千千結。

寒冬已過,初春臨近,萬物即將複蘇,從雪白的世界裏醒來。

新年剛過,年少的皇帝就要迫不及待去冬獵了,這是荻燁王朝開國第一個皇帝就延續下來的皇室傳統,宗旨是:為了鍛煉後代子孫,不要隻顧著貪圖享樂,四肢不勤,身體衰敗,也是王朝滅亡的征兆。

曆來的皇帝也都以此作為祖訓,不曾遺忘,所以幾乎每年的冬末,都會率領浩浩蕩蕩的隊伍前往北山——皇家園林狩獵。據說那裏還有為了狩獵而建造的皇帝的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