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宇文虛中冤案(2 / 2)

此時宇文虛中在金國的政治地位和權勢終於到達了頂峰,他個人也成為了完顏亶的寵臣之一,甚至當時的金國還一度把宇文虛中尊稱為“國師”。地位和榮譽來得如此之容易,使得原本是階下囚的宇文虛中開始被鮮花和掌聲充昏了頭腦。

關於宇文虛中被殺的原因,《宋史》和《金史》中所記載的原因都差不多,都說他恃才放曠,看不起女真貴族官員,喜歡說他們是粗人,所以得罪了許多人。史書記載,宇文虛中“凡見女真人輒以礦鹵目之,貴人達官往往積不能平”。礦鹵是一種當時沒有什麼用途的廢棄礦料,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廢物,宇文虛中用礦鹵來形容金國的大多數女真族官員,這個真的讓宗弼為首的女真官員們咽不下這口氣。

宗弼開始千方百計尋找宇文虛中的“罪責”。當時金上京皇宮許多宮殿的名字都是宇文虛中命名的,他們就說宇文虛中給宮殿取的名字,暗含諷刺之意,“虛中嚐撰宮殿榜署,本皆嘉美之名,惡虛中者擿其字以為謗訕朝廷”。然後宗弼指使一名叫杜天佛留的人向金國朝廷告密,稱以宇文虛中為首的一夥原南宋的降臣們準備謀反。

而此時的金熙宗完顏亶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勵精圖治的有誌青年,而是成了一名靠酒精來打發日子的糊塗皇帝,已經沒有心思去保護自己很崇拜的文學家宇文虛中了。

宗弼派人對宇文虛中家裏進行了全方位的搜查,但是根本無法找到任何可以證明宇文虛中參與謀反的證據。但是既然是宗弼要抓宇文虛中的把柄,也不能輕易放掉,最後提出的指控宇文虛中謀反的證據比較可笑,說是宇文虛中的家中圖書比較多,其中很多圖書內容涉及到謀反的細節,所以構成了謀反的證據。

本來這也就是宇文虛中臨死前的一番抗爭,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這一番話連帶自己的好友高士談也以謀反罪被判處死刑。高士談和宇文虛中一樣,也是來自南宋的降臣,是北宋初年名將高瓊的後人,高瓊至死都大字不識一個,但是自己的後代卻出了這樣一位學問大師。高士談曾經官拜翰林院學士,是宇文虛中在金國最為要好的朋友之一。就憑著宇文虛中的這些抗辯的話,宗弼等人順手也把高士談也一起殺掉了。

對於宇文虛中這個案子,金朝一口咬定宇文虛中確實有謀反的計劃,但是確實又無法拿出有力的證據,使得現在看起來還是宇文虛中“死非其罪”。而南宋則在事後對宇文虛中大加讚賞,認為宇文虛中其實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投降金國是為了充當南宋在金國的高級間諜,並且確實向南宋方麵提供可靠的軍事情報。南宋還追封他諡號“肅湣”,廟號“仁勇”,看來宇文虛中可能還真的可能不是宗弼冤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