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陝西戰場形勢(2 / 2)

由於婁室並不是出身於阿骨打的近支宗室,所以並沒有向宗翰與宗望一樣在攻打北宋的戰爭中獨立帶領一支大軍,但是婁室仍然忠心耿耿,一直在宗翰所率領的西路軍擔任先鋒。婁室曾經打敗的宋朝軍隊前前後後加在一起有五十幾萬,甚至連名將種師中也被婁室的兒子所殺,在宗翰的西路軍中軍功第一。

北宋滅亡之後,金太宗命令婁室單獨率領軍隊經略陝西,婁室率軍長驅直入,與宋將範致虛率領的十幾萬勤王的陝西軍相遇,他以衝擊、包抄、分割、設伏相結合的戰法,破範致虛大軍於澠池,宋兵死者把溝溝壑壑都塞滿了,主將範致虛隻帶十餘騎逃遁,於是婁室軍在陝西就沒有強敵了。婁室率軍渡過黃河,陝西的宋軍攝於婁室的威名,投降的很多。

婁室在政治上也很有頭腦,不是單純地依靠軍事力量的強大占領宋朝土地。為了進一步爭取民心,婁室邊征戰邊實施金太祖、金太宗“以漢人治漢人”的戰略,恩威並施,在關陝之地建立了較為鞏固的金政權。他主要以漢人做政府的官員,並大力招撫散亡的武裝力量,盡可能弱化人民群眾特別是漢族民眾的反抗意識。

由於婁室的軍隊數量不多,等到他回到山西之後,留駐在陝西的軍隊也就一兩萬人,因此婁室所攻克的陝西各個州縣經常發生反叛的情況,搞得金太宗也很不爽,本來在南方折騰半天也沒有占到多少便宜,直接攻打江淮地區確實金兵不適應當地的氣候,於是宗翰乘機提出了增兵陝西的建議,占領陝西進攻四川,然後沿江而下。這條策略其實不錯,一百多年後,忽必烈的軍隊就是使用這樣的進攻路線得以滅亡南宋。

於是,金太宗做出了對南宋作戰的戰略大調整,暫時放棄對江淮一帶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將對南宋的作戰重點改為陝西和四川。

金軍的重大戰略抉擇曆來是由幾位有實際軍權的元帥聚在一起商量著決定,某種程度上金太宗隻能起到一個協調作用,本質上就是一個發詔書的工具。宗翰為首的西路軍和宗輔、宗弼為首的東路軍雖然有矛盾,狗咬狗的事情也經常發生,但是隻要軍事戰略決定下來,通常兩路軍還是能做到精誠合作的。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兩次攻勢都是以東路軍為主,西路軍雖然沒有唱主角,但還是任勞任怨地給東路軍打下手,還派兵支援東路軍渡江作戰。

這一次決定西征,本來應該輪到西路軍唱主角了。宗弼因為在江南吃盡了苦頭,也不願再行南征。再加上宗翰將西路軍的指揮權讓給了自己的哥哥宗輔,所以宗輔對進攻陝西也沒有提出異議,作為東路軍第二主帥的宗弼也欣然受命,率領金國最大的一隻戰略機動集團開向陝西。這樣,宗輔和宗弼這兩兄弟便被金太宗調往陝西和婁室共同作戰。

其實在宗輔與宗弼看來,也想換一個地方去打仗了,“黃天蕩”和建康戰役結束後,再也不敢發動對江南的進攻。換地方打仗和上吊一樣,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可以換幾棵樹試一試。

作為天生的戰士,宗輔與宗弼也閑不住,既然從韓世忠和嶽飛這兩個猛人手裏討不著什麼便宜,那就換個地方去試試,宋朝軍隊總不能把韓世忠和嶽飛也派到陝西和四川去吧。

為了統一協調西路軍與東路軍的作戰,金太宗決定右副元帥宗輔為進攻陝西的最高統帥,宗弼擔任左翼軍主帥,婁室雖然年事已高且有重病在身,也繼續出征擔任右翼軍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