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宋高宗趙構似乎特別信任逃跑將軍,黃河防線沒有防守住,居然再次把防守長江防線這個重要的任務也交給了杜充。這還不算完,南宋朝廷任命杜充為同知樞密院事兼任江淮宣撫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後來又任命杜充為右相,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一躍成為執政官,出將入相的杜充可謂是春風得意。
身兼重任的杜充也是位著名的“恐金將軍”,杜充和趙構本質上是同一類人,打仗遵循的第一原則便是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聽到宗弼已經渡江的消息,立即開始規劃自己的逃跑路線。但是這一次,在準備逃跑的同時也派遣了一名副將去對付宗弼,這樣可以給自己留出充分的逃跑時間。
這名副將不是別人,正是嶽飛,此時是個七品的武官,由於和杜充有著同鄉的關係,在宗澤去世後就追隨著杜充。在杜充放棄汴京南逃時,嶽飛便曾極斬勸阻杜充不要輕易放棄中原的土地,但未被采納,於是我們的有誌青年嶽飛隻好跟著杜充逃到了建康。嶽飛與宗弼曆史上第一次直接的戰鬥開始了。
宗弼此時在軍事指揮上確實用兵如神,金軍在與嶽飛等人鏖戰的時候,他派遣一支奇兵繞到了南宋軍隊的後方奇襲,再加上金軍在騎兵上的優勢,嶽飛等人立即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其他各部宋軍終於先後潰敗。另外一員南宋將領陳淬仍然帶領二百親兵死戰,被金軍亂刀劈死。嶽飛則帶領騎兵,在亂軍中來回衝殺,以孤軍苦鬥,且戰且退,撤向建康府城。這是馬家渡之戰中唯一整軍而退的部隊,但是損失也很巨大。
嶽飛同宗弼的第一次交鋒以嶽飛的失敗而告終,當然失敗的原因也很複雜,一方麵宗弼的金軍戰鬥力實在不是一般地強,而另一方麵嶽飛隻是個副將,統率的軍隊人數有限,並且此時南宋的軍隊都是驚弓之鳥,雖然他自己作戰很勇敢,但孤軍作戰,隻得接受失敗的結果。
宗弼此時還不認識什麼嶽飛,不知道這個青年將來會成長為自己一生最為致命的敵人,而且他目前也沒有閑功夫去搭理嶽飛這個“跑龍套”小角色,他想抓的是宋高宗趙構這條大魚。
此時的杜充再也不過問建康府城的防守,他竟然帶著三千親兵,逃往對江的真州(今江蘇儀征)。有時候你不得不佩服這個懦夫的能力,你宗弼不是費勁巴拉地渡江攻打江南嗎?我去江北!有本事你再渡江來打我!
金軍騎兵向來十分講究用兵的快速機動,宗弼雖然在馬家渡取勝,但是遇到嶽飛這樣的猛人,雖然戰勝了,卻也是損兵折將,蒙受重創,不得不休整五天,哪裏有閑工夫去追趕杜充。休整結束後,他的心頭還是不免籠罩深重的憂慮,對自己能否攻下建康城感到毫無把握,但是也硬著頭皮率領大軍向建康府城進軍。
杜充逃跑後,建康城一片混亂,剩下的官員們集體決定投降金朝,宗弼得降表大喜說:“金陵不煩吾攻擊,大事可成也!”於是宗弼不戰而屈人之兵,順利地占領了這個江南第一大城,也是曾經的六朝古都。
宗弼進入建康城後,給自己的手下敗將杜充寫了一封信,信中承諾如果杜充投降金朝,金朝願意將來抓到趙構後像張邦昌一樣立他為皇帝。杜充簡直是樂瘋了,自己本來在南宋已經是官場暴發戶了,這幾年來升遷迅速位極人臣,現在居然可以在不遠的將來當皇帝,人生真是很圓滿埃杜充根本不考慮什麼民族大義禮義廉恥什麼的,立即投降宗弼。這樣,杜充成了金朝進攻北宋以來宋朝投降的官員中官職最大的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