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趙構登基,南宋建立(2 / 2)

於是靖康二年三月初七,張邦昌就任金人的傀儡皇帝,宣布“大楚”王朝建立。就這樣,偽楚皇帝張邦昌登上了曆史的舞台,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漢奸。

張邦昌腦子確實不傻,頗有一些自知之明,知道離開了金兵的保護,他的皇帝就什麼都不是。這位傀儡皇帝做的很辛苦,在金兵撤退後,他將辦公桌椅西向放置(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堅決製止朝廷官員向他跪拜行大禮,自稱“予”而不是“朕”,公文往來時用“手書”而不是“聖旨”。這些行動充分表明他始終是與朝廷官員們以同事和平級關係相處的,隻是臨時替未來的趙姓皇帝“代管”一下破碎的江山而已。

與此同時,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宋欽宗的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曆史上他就是宋高宗,史稱此後的宋朝為南宋。

本來皇帝的寶座跟他沒有一點關係,趙構的生母韋賢妃出身卑賤,姿色平平,不得宋徽宗的寵愛。趙構深知自己難承大統,所以無心爭奪皇位,但是作為有誌青年也沒有閑著,抓緊時間苦練騎射,投父親宋徽宗所好也研習詩畫,卻因此意外得到了宋徽宗的喜歡,在十五歲時被晉封為康王。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第一次攻至開封城下,要求用親王、宰相各一人為人質,趙構年輕氣盛,主動找到宋欽宗請求去金營談判。在姚平仲夜襲金營失敗後,宗望把這兩個人叫來加以訓斥,張邦昌嚇得是屁滾尿流,但是趙構卻神態自若,冷冷地看著宗望一言不發。宗望見慣了宋王室的軟弱,開始懷疑趙構不是宋徽宗的兒子,就將其遣返,要求宋欽宗派真正的皇子來做人質。宋欽宗隻好命肅王趙樞代替趙構,赴金營為人質,從此趙構就脫離了金人的控製,走上了曆史的大舞台。

金兵第二次進攻北宋時,宋欽宗任命趙構作為割地使到金兵大營負責向金人交割三鎮,趙構領命路過磁州時被當時的知府老將軍宗澤挽留。趙構想起以前在金營看到金人的種種凶狠和殘暴行為,知道這次若進金營,必是凶多吉少。正好有相州(今河南安陽)知府汪伯彥來邀請他去相州主持抗金大計,於是他就前往相州,為趙宋王朝保留了血脈。

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包圍東京汴梁後,宋欽宗派人持蠟丸書至相州拜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要求趙構集結河北的兵馬,盡快到東京解圍。但是此時的趙構已經不是一年前的他了,他已經被凶猛的金人嚇破了膽,以往的那種視死如歸的勇氣蕩然無存,隻派了小股的部隊赴東京做做樣子敷衍一下朝廷,自己則帶領大隊人馬逃跑至大名府(今河北大名),隨後又逃跑到東平府(今山東東平),隻想著自己逃命,根本不去奉旨救援被圍困的汴梁。

北宋滅亡之後,宋徽宗的兒子們隻有趙構還是自由之身,成為了皇室中碩果僅存的“千頃地一棵苗,昆侖山上一棵草”,在群臣們的擁戴之下,本來沒有希望作皇帝的趙構登基即位,開創了南宋曆史的新篇章。

“偽楚”皇帝張邦昌本來就不願意做這個皇帝,看到正版的宋朝皇帝即位了,立即宣布退位並且擁護趙構為新的皇帝,這個傀儡政權存在83天就夭折了。但是這個漢奸也沒有逃脫曆史的懲罰,最後在流放地不得不自殺來了結自己可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