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不斷成長起來的宗弼以好勇鬥狠聞名全軍,特別是同自己的二哥副都統宗望率百餘騎追遼天祚帝時,剛接近遼軍,他的箭便射光了,而且斧柄又突然斷裂,遼兵見狀,一擁而上,把他包圍。他圓睜雙眼,倒豎濃眉,胡須鋼針般顫抖,貌似《三國演義》中的猛張飛再世重生。隻聽他一聲怒喝,對方一騎兵肝膽劇烈而栽落馬下,一騎兵刺來的長矛被他用胳膊夾住,隻一拽,對方連人帶馬,立時倒地。他用奪過來的長矛刺死八人,活捉五人。宗弼在戰場上用勇猛兩個字來形容看來是不夠的,更應該用“凶猛”兩個字比較恰當。
宗望和宗弼從俘虜口中得知天祚帝一行人就在近處的鴛鴦泊,於是隨大軍風馳電掣般追趕,雖然沒有抓到天祚帝,但是得到遼國的大批輜重和金銀財寶。宗弼在此次戰役中的所作所為,驚天地泣鬼神,遍傳軍中,人人翹指讚揚,時人稱他“少年勇銳,冠絕古今”。
史書記載,金太祖天輔六年(公元1122年)二月,金軍攻取了遼朝的西京(今山西大同),山西諸路州縣也相繼占領。金太祖聽說老對手天祚帝躲在大魚泊過安樂日子,便命弟弟蒲家奴、宗望、宗弼率四千鐵騎為先鋒,他們日夜兼程追擊,至石輦驛,宗弼所率千餘騎兵已追上天祚帝,得知遼兵至少有二千五百餘人。
負責帶路的遼朝的降將耶律餘睹認為,兩軍眾寡懸殊,金軍由於沒日沒夜地趕路,已經人困馬乏,不可以繼續戰鬥。但是宗弼卻認為,好不容易追上了而不攻擊,萬一天祚帝趁著夜色的掩護逃跑了,以後再找他可就不容易了。於是宗弼首當其衝,殺入敵陣,眾騎兵見到主將都勇往直前了,自己再不衝鋒肯定今後也沒法繼續混了,於是打起精神,殺向遼朝軍隊。
天祚帝本來大好的日子被金兵破壞,心裏就很有火氣,看到來攻打的也就是一千人的疲 憊之師,自己可有二千多的人馬,並且是以逸待勞,金兵進攻絕對是以卵擊石,必敗無疑。為了彰顯自己的神閑氣定,於是帶著眾多的嬪妃,到高崗上觀戰,準備給落魄的自己掙掙麵子。
和天祚帝有著深仇大恨的耶律餘睹遠遠地看見了天祚帝的黃傘蓋,對宗弼說:“遼帝肯定在那裏”。宗弼一聽這個,精神大振,求功心急,率眾直趨山下,天祚帝見金軍似猛虎下山一樣撲了過來,驚慌失措,從高崗上連滾帶爬地上馬逃跑,連心愛的妃嬪也顧不上了。宗弼在遼軍中左衝右突大開殺戒,雖然沒有抓到天祚帝,但是繳獲了遼朝的傳國玉璽以及活捉了很多皇室、妃嬪、大臣。
在女真族反遼的戰爭中,宗弼由一個普通的女真族的勇士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個中層的軍官。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他具體擔任軍隊中的職務,但是憑借著他的勇猛的表現,以及天生貴胄,再加上急劇膨脹的女真軍隊已經從初期的二千五百人擴充到了十萬人左右,至少一個中層的軍官是可以得到的。
在殘酷的你死我活的戰爭中,宗弼看清了所謂的天朝大國遼國的腐敗以及軍隊微弱的戰鬥力,也看清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女真人恐怖的進攻能力,這些樹立了宗弼在戰爭中必勝的信心,對於他今後在對宋戰爭中的卓越表現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