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自起兵以來,不管是現在的對遼朝作戰,還是將來的滅亡北宋,常常都是以少勝多,勢不可擋。人數出於劣勢的女真人為什麼有如此強的戰鬥力?身體好當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僅僅靠著身體結實,在戰場上也不是最關鍵的取勝因素。女真人百戰百勝與他們頗具特色的猛安謀克軍事組織有直接的關係。
總結起來看,猛安謀克軍事組織有如下特點:
第一,官兵平等,上下一心。
女真軍隊具有濃厚的軍事民主的作風,這一點和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具有同樣的特點。女真人的軍隊是一萬戶統轄十猛安,一猛安統轄十謀克,一謀克統轄兩蒲輦。自上麵的萬戶,到下麵的蒲輦,雖然有不同的晉升階梯,但是大家吃飯穿衣基本一樣,吃飯也是大鍋飯,官兵之間關係就像兄弟一樣。
如果戰鬥時出現了困難問題,官兵上下一起商量解決,類似於我國很多電影中描述的那樣,解放軍指戰員遇到困難,例如華山之險、長江之闊、碉堡之難等問題時,立即召開戰前或戰時的“諸葛亮會”,聽聽大家的意見,最後肯定是一個特別沒有文化的提出的一個主意,軍事主官一聽很好,立即采納意見。
在戰場上高級軍官也不能“開小灶”,史料記載,即使像宗翰、宗望這兩個滅遼以及滅北宋的兩大元帥,在東京城下的談判中也隻是穿著褐衫,也就是粗布沒有染色的衣服,自宗翰、宗望以下官兵,大家吃飯也就是喝喝小米粥,吃吃燒豬肉,如果沒有做熟的生的也可以將就,軍隊中上上下下沒有別的特殊的東西。
第二,平戰結合,全民皆兵。
由於本民族的人數較少,全民皆兵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軍事組織的一個共同特點,匈奴、蒙古、突厥、鮮卑還有清朝的八旗製度等和猛安謀克製度都有相同的特點。這種軍事組織規定,所有的成年男子,隻要不是老弱病殘,都有當兵作戰的義務。
這些人平時都是該幹什麼幹什麼,你耕田來我織布,一旦發生戰爭,每個人必須放下鋤頭扔下牧鞭拿起武器參加戰鬥,並且武器和戰馬以及吃飯的糧食都要自己準備。出征的時候要有兩匹馬,一匹自己乘用,另外一匹馱東西。
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成為勇敢的戰士,女真族的男人必須從小就自覺地練習武藝以及進行軍事訓練。女真人由於地理條件較差,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堅強性格,史書記載,女真人“民俗勇悍,耐饑渴,騎馬上下崖如飛,濟江河不用舟楫,浮馬而渡”,官兵的基本素質較好,因而軍隊的戰鬥力就強。
粗獷的金朝男子可沒有細膩的宋朝男子那樣文弱,他們都是大傻老爺們兒,自己生產不了的全部靠搶。女真族是被長白山與大小興安嶺錘煉過的最優秀的漁獵民族,敢於“與天鬥”、“與地鬥”、“與獸鬥”、“與人鬥”,並且還其樂無窮。他們野性未馴,不避風霜雨雪,堅韌耐戰,並且服從紀律,有令下則九死不回。在傳統的女真社會,如果生下來就性格文弱,在部落裏麵根本就沒有生存的機會。
金軍都是精於騎射,善長長驅直入連續作戰,千裏追襲,疾似流星,迅如閃電。另外,這樣的軍事組織常常是父子兄弟或者是血緣關係較近的編在一個戰鬥單位裏麵,父死子繼,兄死弟繼,前仆後繼,戰鬥作風頑強,可以產生特殊的作戰效果。
第三、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女真的軍隊紀律嚴格,賞罰分明,軍令統一。在戰鬥中不管是誰,隻要是違反了軍紀,就要受懲罰,絕不姑息遷就。女真軍隊上下同屬關係明確,在戰鬥中各司其職。
史料記載:“隊伍之法,伍、什、百皆有長。伍長擊柝,什長執旗,百長挾鼓,千長則旗幟金鼓悉備。伍長戰死,四人皆斬。什長戰死,伍長皆斬。百長戰死,什長皆斬”。
在實戰中,女真將士按照軍紀軍法行事,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隻要是上級的命令,就必須萬死不辭。公元1122年太祖領兵攻打燕京,正好趕上宋軍劉延慶部兵敗盧溝河(永定河),便問宋朝使者馬擴:“像這樣統帥軍隊逃跑的人,你們大宋會有什麼處罰?”
馬擴心裏也知道宋徽宗肯定會大事化小,但是在外人麵前不能降低身份,於是比較委婉地回答:“如果劉延慶真的是率部逃跑,我方肯定要軍法從事,如果是奉命而為,就另當別論了”。金太祖很自豪的說:“如果不按照軍法從事,以後如何號令軍隊。我們過幾天到居庸關攻打燕京,你看看我大金的軍隊有誰敢逃嗎?”。
金軍的這種嚴格的紀律,使參戰者誰也不敢臨陣脫逃,各級軍官也身先士卒,將士用命。即使是一時攻擊不勝,也會立即重新排列衝擊陣型,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攻擊,直到把敵人打敗為止。有了這樣的戰鬥精神,金軍在戰鬥中就保證了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