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道人心
其實,世間好遠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別人身上呢?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義的事情上,一個失業的人也不至失去尊嚴的氣度,反過來做一些無知而折損福德的事,自以為好地,傷害的則是自己的心。
林清玄
一個朋友來喝茶聊天,突然說:“我最近常常在市場,給出家人追。”
我大為好奇:“出家人為什麼要追你呢?”
朋友說,有一陣子他失業在家,心情非常抑鬱,常常在家附近的市場和公園亂走,一方麵尋找看看有什麼賺錢的機會。
失業的人對金錢特別敏感,有一天他路過市場,看一缽裏高高堆起的鈔票,使他的身心受到很大的震動。他心裏想著:“這個工作真不錯,如果真是出家人,那托缽就沒有話說,可是市場裏的出家人不一定是真的,有的頭上沒有戒疤,有的穿著全新的袈裟,氣質不像出家人,有的還披了隻有法會上才穿的縵衣。如果是假的出家人,不是會有很多人受騙嗎?”
這樣想著,他突然靈機一動:有什麼方法可以辨識出家人是真是假呢?
他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來勘驗勘驗他們是真是假吧。如果我抓起他們缽裏的鈔票逃跑,會追上來的就是假的,如果不動的就是真的。”
說到這裏,朋友自得的笑起來:“結果統統是假的,隻要我抓起缽裏的鈔票,那些原來站著幾小時不動、看起來定力高深的披著僧袍的人,都會抱著缽追著我跑。這時我就會站定,把錢放回他們的缽裏說:‘呀,對不起,我不是要拿你的錢,隻是算算你今天化緣化了多少錢啊。’”
向來對出家人非常崇敬的我,聽到朋友的描述,腦中浮現出了出家人追著朋友跑的畫麵,也忍不住笑起來。我對朋友說:“你實在太殘忍了,也太無聊了。”
朋友說:“也沒什麼,隻是好玩罷了。”
其實,世間好玩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別人身上呢?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義的事情上,一個失業的人也不至失去尊嚴的氣度,反過來做一些無知而折損福德的事,自以為好玩,傷害的則是自己的心。
出家人的真假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應該把寶貴的時間和心思用在有意義的事上。我對朋友說:“千萬別再做這種愚蠢的事了,你聽過‘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嗎?”
成材
地薄者大木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
汪國真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是成材的最基本方法。有一些人好高騖遠,隻熱衷於標新立異,不屑於做那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這樣,他永遠隻能是一個空想家。
環境對於一個人能否成材是重要的,古人雲:“地薄者大木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誠如斯言。
別人的嫉妒可以激勵我們更加上進;別人的攻陷可以教會我們更加謹慎;別人的貶低可以使我們學得更加從容;別人的中傷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超脫。許多看似對自己很不利的事情,隻要處置得當,不僅會使我們更加成熟,而且可以加快我們成材的步伐。
我喜歡競爭和挑戰,這樣有助於更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沒有強有力的競爭,贏了也不光彩。
即便我們精神的財富像克羅伊斯物質的財富一樣富有,也並不表明我們已經成材了。
對於精神財富,最重要的不在於貯存了多少,而在於運用了多少。
“懷才不遇”時,常有不為人識的苦惱;“木秀於林”時,常為風來摧之困擾。
成材者前方的旅途,不是大路是小道。
想成材的人,往往喜歡趕時髦;趕時髦的人,往往並不能成材。
成材需要獨創。
對於一個已經成材的人,最容易把他毀掉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在順境中成材,隻要有足夠的天賦和良好的教育就夠了。在逆境中成材還需要有意誌,對於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來說,逆境會使他平添風采,卻不容易改變他成材的趨勢。
敢於說愛
什麼時候我們學會說愛,什麼時候我們就懂得去愛!
洪燭
也許我們經常把這個字寫在紙上卻不願念出聲來,也許我們把這個字封閉在心裏卻羞於表白。它太沉重了,它太浪漫了,它總是不露痕跡地匆匆而去,又未曾預約地匆匆而來,以至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敢輕易地說一聲:我愛……好多美麗的機遇都這樣失之交臂,因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我們未能及時地把溫情的門窗相對敞開。其實隻要說啊,哪怕用最輕微的聲音說那麼一聲,就可能把另外半個世界擁抱進胸懷。風聽了也會陶醉,雲聽了也會明白,小草聽了嬌羞地垂下睫毛,還故意把小手擺那麼一擺……那時,我們就會用微笑代替眼淚,用如願以償的幸福代替漫長得像一個世紀的等待。
是的,我們太怕了,我們害怕愛所帶來的傷害。我們害怕欺騙,害怕沒有回報的付出,更害怕心中的愛說出之後就變了滋味,失去色彩。於是我們終未跨上另一條道路,而隻把孤獨的日記本對著每一天的自己翻開;於是我們把沉默理解為成熟,在不敢開花的樹下一次又一次徘徊。其實我們一直沒有明白:風景,永遠在圍牆之外;往事,永遠在時間之外;而愛這個字眼,永遠在古板的字典之外……我們沒有必要把錯過當成過錯,也沒有必要把昨天的幼稚一千遍地責怪。心還在跳著,眼睛還在充滿期待,太陽落下了月亮還會升起來。相信道路吧,相信道路上每一個傾聽著的站牌……什麼時候我們渴望成功,又不懼怕失敗,什麼時候我們相信一顆心足以把所有的門敲開,什麼時候我們學會說愛,什麼時候我們就懂得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