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修道界 第一章 雁蕩山中遇真人(1 / 2)

浩浩渺渺,碧波蕩漾,前麵是一片無邊的湖泊,卻沒有什麼船隻來往。

後麵是連綿的群山,古木參天,青藤纏繞,叢林之中眾獸奔走,古藤老樹昏鴉。

此處是唐宋國的西南橫斷山脈,人煙稀少,隻在山腳下湖泊邊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村莊,在距離該片山脈百裏之外有一座古城,樓蘭城。

樓蘭城的郊區也有很多的村莊,村民們以種地為生,也有到附近的山中打獵,射殺一些動物,到城裏販賣獸皮,以維持家用。

在城中有一姓宋的人家,家中頗有資財,家中人均樂善好施,在周圍百裏頗有善名。一家之主名叫宋德才,今年剛好三十歲,繼承了這些家產,有兩子兩女,長子宋青山,次子宋元,兩女名叫宋彩鳳、宋玲瓏。

長子穩重頗有乃父之風,也被宋德才作為家產繼承人來培養,次子隻有十一歲,整日的調皮,時常帶著附近眾多孩子到處調皮搗蛋,就是宋德才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管束,但總算心底不壞,也經常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家。雖然調皮一點,但是每個人卻都是讚口不絕。

此時處於唐宋帝國走下坡路的時候,國內妖孽頻出,奸臣當道,弄的整個唐宋帝國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前幾任唐宋帝國的國王留下了無數的財富和強盛的兵馬,早就被周圍的數個國家給瓜分了。

樓蘭城地處唐宋國偏遠之處,而且緊靠大山,並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所以還算平和,人民過的還算舒心。

也許周圍的雁蕩山上真的有神仙居住,也許是居住著很多修仙之人,有很多神仙路過樓蘭城的傳說,究竟有沒有神仙城中居民不知道,但是卻經常有道士來樓蘭城化緣,有時候還幫助窮苦之人治病。

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悟元的道士就經常來到樓蘭城化緣,碰到了窮苦得病的人家也施援手,當然治病的診金和藥費都是隨意,能給多少悟元都會收下,給不起的也不要。悟元的醫術非常高明,被城中之人傳得神乎其神,都快成了神仙,宋元就經常帶著一幫半大孩子追在悟元身後。

在以前,宋元還帶著孩子對悟元做一些小孩子的惡作劇,現在確整天叫嚷著讓悟元教大家醫術,以後也能夠像悟元一樣醫病救人。

在孩子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悟元總是微笑不語。

後來宋元終於忍受不住,在所有的孩子都回家吃飯去了,他仍舊跟在悟元屁股後麵,隨意的在路旁的包子鋪買了是幾個包子,用紙包了一大包,隨意吃了幾個,就把包子讓給悟元吃。

悟元也不拒絕,吃了三個。看到悟元吃自己買的包子,宋元是非常高興,以前悟元是從來不吃自己給的東西的,無論宋元怎麼努力都是無用。

“道長,現在就剩下我們倆了,而且也都吃飽了飯,你能不能教我一些醫術,讓我以後也能像您這樣懸壺濟世。”宋元抱著剩下的幾個包子小聲說道。

悟元看了宋元一眼,道:“想學醫術容易,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機緣。”說完悟元便向樓蘭城外走去。

悟元走的方向是雁蕩山,在雁蕩山之上有雁蕩十八峰,每座山峰都有千丈之高,在這些山峰之上也有道觀,因為處在深山之中,很少有人去裏麵,據悟元說,他就是從裏麵的道觀出來化緣的。

當然,所有樓蘭城的人也沒有見過,因為距離樓蘭城太遠了,正常人的目力根本就達不到。

宋元一看悟元和自己說了幾句話,但是他卻不明白,便追了上去,悟元速度也不是很快,但是宋元就是跟不上,不管宋元怎麼努力,總是相距三丈多遠,累的宋元連話都說不出。

不多一會,兩人一走一跑,便出了樓蘭城,漸漸地來到了雁蕩山的深處。

山中古藤纏繞,地上矮小的灌木叢密布,但悟元道人卻如履平地,宋元現在也好像是入了迷一樣,也不管身上被藤蔓灌木劃破,一滴滴的鮮血滴到地上,宋元也沒有感覺到疼,隻是努力的追趕,恐怕追丟了。

到了現在已經深入雁蕩山很遠了,而且金烏西墜,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就在宋元實在是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前麵的悟元卻停了下來,宋元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的喘著氣。

悟元看了宋元一眼沒有說什麼,也不知從哪裏掏弄出來一個暗黃色的蒲團,丟在地上便盤坐了上去,閉目打坐。

宋元也終於緩過來了一口氣,有時間打量周圍的環境。

宋元發現現在在一片開闊的平地之上,在不遠處有一座破舊的道觀,磚瓦都已經快要倒塌了,也隻能避避雨,想要常住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