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重聚(尾聲)(1 / 2)

2006年,星火燎原娛樂有限公司成立,股東依次為張凡,康小宣,小穎,查海之,最終決定權在張凡和查海之手裏,康小宣和小穎自始至終都不曾現身過。

2008年,殘運會的那年那月那日,星火燎原慈善基金會正式啟動,查海之發起第一輪扶殘助弱的募捐,身體力行,向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真正的印證了“身殘誌不殘”的神話。“轉輪者”的大名更是為娛樂界所津津樂道。

在扶殘募捐大會上,查海之的演講贏得了所有聽眾陣陣喝彩,掌聲此起彼伏,久久不歇:

“……慈善成就夢想,創業砥礪人生。

眾所周知,樂善好施,行善積德,扶貧濟困,曆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漢代的“施粥”到清代的“義倉”、從明代的“同善會”到清代的“安濟堂”,無不閃耀著人間慈愛的光芒。慈善事業是一項崇高而神聖的社會公益事業,是人類愛心的生動展現,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誌。通過以愛心奉獻為宗旨的慈善事業,營造尊重、理解和關心他人,熱愛生活、熱心公益活動的氛圍,有利於在整個社會形成團結互助的良好風尚和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這對於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重要作用。

“常懷從善心,樂為施德人”,慈善事業,是由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的一項事業。企業作為特殊公民,既是社會組織也是社會成員;既擁有資源優勢,創造社會財富;又在消耗資源,汙染環境,因此他們在慈善公益事業中具有其他社會成員無法比擬的地位和作用,更需要付諸於行動來承擔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進而在全社會中起到良好的帶頭和示範作用。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誰願意身有殘疾,誰不願意做一個健健康康完完整整的人?但是命運要我,和同我一樣的人身殘體缺,我絕不會向命運低頭,我絕不向困難屈服,我的字典裏永恒刻著‘永不放棄’四個字,相信他們也一樣,今天,我成功了,我可以幫助別人了,你們成功了,你們對他們伸手援手了嗎?我們之所以成立這個慈祥基金會,發起募捐,呼籲大家捐贈,並不是可憐他們,相信他們和我們一樣,都不願意接誰的施舍,誰的可憐,我們要助他們一臂之力,做寒冷冬天的雪中送炭之人,讓他們在精神上站起來,讓他們在別人麵前更擁有尊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請點燃你心中那一點愛心之火,照亮殘酷的每一個角落……”

同樣在傳遞愛心的,不隻張凡、查海之,還有遠在國外的小穎、康小宣,家鄉的卓揚夫妻和胖子等。

同樣,楊澤偉一家人,他們也正以自身的微末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匆匆,又是十年。

重新恢複了往昔美麗容顏的戚芳,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窮困偏僻的山區,都會出現過他們父女的倩影。

而張凡,也追尋了十年。

“我們一定會在一起的!”不同的地方,兩心相連的兩個人,說了相同的一句話,望向相同的方向,那個方向,有個城市,名叫揭陽!

時間:2014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