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感覺到身邊的人似乎正處於危險之中的時候,最好能夠及時地采取措施,這樣也可能避免更多的事故發生。相信它,其實能提高對親人照顧的警惕度,有助於幫助親朋好友擺脫危險。
3.不要過於敏感
即使你相信心靈感應,但是也要有個度,不能處處都覺得家人處在危險之中,這就已經超出心靈感應的範圍,而便成為一種憂慮和不安,會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真正的心靈感應是突然獲得,平時對此不要太敏感。
每個人都可能會麵臨這樣的局麵:家人患上重病,我們需要在身邊扮演一個支持者,一個好的陪伴者。
家人患上重病,無疑會打破原本平靜的生活,給整個家庭帶來影響。病人遭受疾病的折磨,此時他們是最脆弱的,需要家人的陪伴和關愛。我們應該扮演一個好的支持者,一個好的陪伴者,幫助他們與病魔做鬥爭,盡快恢複健康。那麼,我們怎麼做才算是一個好的陪伴者呢?
好的支持者
武琪的媽媽在一次偶然的體檢中被查出肝癌,已經到了晚期,這一切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最開始,她一直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總覺得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或者家人的身上,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過了好長時間她才接受了這一事實。
武琪剛開始煩躁不安,無心工作,不斷地上網查詢各種治療信息,或者向周圍的人谘詢。她心亂如麻,總想著給媽媽找最好的醫生,最後得知媽媽的病沒救了。
既然無法挽救媽媽的病,那就做一個好的陪伴者。她開始搜集各種權威信息,翻閱各種專業書籍,讓自己盡力做一個好的支持者。她開始了解媽媽的恐懼,幫助她擺脫各種恐懼心理,一直陪伴在她的左右,讓媽媽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達到從未有過的生命質量,幫助她作判斷,聽從她的決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滿足媽媽的所有願望。最後,媽媽在幸福中離開了人世。
美國心理社會腫瘤學的先鋒人物吉米·霍蘭說:“並不是所有的藥都裝在瓶子裏,對抗疾病的另一種有效藥物是人與人的聯結、生命與生命之間溫柔的愛。”其實在陪伴病人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認知疾病,了解在疾病過程中人的心理變化,如何戰勝對疾病的心理恐懼,如何麵對死亡等。
家人從患病的那刻起,會變得極其脆弱,這時的他們不再是以往那個權威的父母或領導,而是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弱者,家人的關心、愛護能給他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幫助他們戰勝內心的恐懼感和孤獨感。因此,家人在這個時候應該從生活、心理、生理更各個方麵支持、關心病人,讓他們感受的你的力量和支持。
在病人身邊充當支持者,也是一個艱難的角色,因為在幫助家人戰勝病痛的同時,自己還需要不斷地調章心理,隻有自己首先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給家人帶來力量和溫暖。那麼怎樣才能調章自己,做一個好的支持者呢?
1.真實、正確地表達你的愛
很多人生病之後,會覺得親人朋友之所以對自己這麼好,完全是因為憐憫和同情,因此可能會拒絕接受。這個時候,陪伴者就要正確表達自己的愛,例如不把他當病人看待,讓他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不要表現得過分關切等。
2.調章好自己的情緒
作為支持者,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層麵的困擾是當前最難克服的問題,所以,要盡力調章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把自己的消極情緒表現在臉上,盡量給病人營造一種歡樂和諧的氛圍,遇到問題,多與朋友或醫生溝通。
3.告訴病人實情
一位癌症患者曾說:“我希望家裏人能夠告訴我真實情況,好讓我有心理準備,完成未了的心願,給家人留一些話。”有些人之所以不把實情告訴患病的家人,是怕他們受不了疾病的打擊。但事實上,有些病人更想知道實情,這樣有利於他們安排今後的時間和生活。因此,隻要患者足夠堅強,不妨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