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晌午,陽光明媚而溫柔地穿過樹蔭,斑駁地落在我書桌前已經翻開的《詩經》上。這種溫馨的感覺在我心田裏不住溫柔漫溢,一直纏繞到已經攀爬至窗欞的葛藤上。
整整一個中午,這種在《詩經》裏曾反複提及的植物——葛藤,一直默默地生長著。
孔子曾勸人多讀《詩經》,許諾有種種好處,其中之一便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不錯的,翻過《詩經》,仔細數來,竟有一百三十五種植物之多,可見夫子之言不虛;而且,“詩三百,可以觀,可以怨,可以群,可以興”,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具有多維度的審美價值。故而,閱讀《詩經》,已經成為中國人繞不過去的心靈必修課。
但《詩經》於我,更多的價值,在於它對樸素的原初愛情的瑰麗描繪和率真洞見。
這裏的愛情,橋段各異,類型繁多。就像它經常描繪的芷、蕙、蘅、蘭一樣,紛繁美麗,各領風騷——有對愛情的大膽表白,有對愛情的真切向往,有對愛情的失意憂傷,有對愛情的綿綿相思,更有暢享愛情時的無比幸福……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漢、洧、溱、淇河畔,初民可以歌,可以思,可以笑,可以罵,可以啼……率真本性,隨滄浪之水濯之,靈性盡顯,不一而足。
他們這些幸福與怨恨的愛情故事,不離粥飯之間,沒有“高大上”,沒有矯飾作偽,但就是這些樸素豐富而格調各異的詩句,卻飽蘸歡笑與淚水,感情真摯,讓我驚醒,讓我豔羨,讓我擊節三歎,不能自己。
不是嗎?你看——“蒹葭淒淒,白露未晞。”讓我們似乎穿越過三千年厚重的時光,看到了那矢誌不渝要追求心上人的小夥子;“窈宨淑女,琴瑟友之。”我們似乎看到洲渚對岸,那肆無忌憚地賣弄著嘹亮歌喉的雎鳩,還有那野蠻生長的的荇菜,那是怎樣的原真追求嗬;“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我們似乎又看到整整齊齊的大車骨碌骨碌地轉過,君子威儀三千,民女對他既愛且懼,這樣的“愛情馬太效應”,讓我們沉思不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們似乎又看見伊人在城樓上躑躅盤桓的身影,那是她焦急等待心上人的一片心意啊,讀來真讓讓人憐意頓生;“一日不見,如三日兮。”盡管世間美女如雲,但我卻獨愛你一個;“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三千年時光流過,再次捧起這句誓言,我們的心依然滾燙,熱淚依然禁不住奪眶而出,讓我們再次約定吧,無論今生還是來世,在一起,不分離;“琴瑟在禦,莫不靜好。”我似乎又聽到那個星星還沒有完全隱去的淩晨,漆黑的夜幕下,那對暢想淺酌對飲、彈琴鼓瑟美好生活的小夫妻,他們屋裏的那盞油燈,三千年來一直亮在我心裏……
這些優美的詞句,三千年一路飄過,今日讀來,依然嘴角含香;而詩裏處處透露出的那率真濃烈深刻的愛情思考,仍然讓人沉思不已,感慨萬千。
毋庸諱言,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坎坷磨難蓋二三。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和命運、和自身做抗爭的沉重的悲劇;而時下,我們又麵對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的精神壓力異常巨大,中國人的愛情之路,注定崎嶇坎坷。愛情,這個生命的必需品、精神的庇護神被不斷稀釋,“拜金女”“寶馬女”“草根男”“屌絲男”層出不窮,各種“高富帥”“白富美”相與抗衡,我們的愛情處境尷尬,我們的愛情處境堪憂,我們的愛情處處告急!
但就在這樣的艱難下,我們也無法放棄愛情。我們發現,我們對愛情的渴求不是少了,而是更多更強烈了——因為人的本真永遠存活在我們心靈最深處,缺少了愛情的道路會更難走,缺少了愛情的人生注定充滿了殘缺和遺憾!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安意如也說,詩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正是這無邪的《詩經》愛情,讓我們能在這艱於呼吸的水泥牆外,霓虹燈裏,感受到一絲絲愛意。它將撫平我們不堪入目的傷痕,它將指引我們朝著新的希望繼續前行。
由是觀之,我們實在更應該感謝這思而無邪的《詩經》,是它讓我們在物欲橫流的時下,更加真切地看到了自己內心對愛的呼喊,是它為我們幸運地保存了一份樸素和原真。
翻過《詩經》,不忍釋卷。
灼灼其華。初秋陽光依舊明媚而溫柔地盤桓在那窗欞前的葛藤上,而書桌上的《詩經》,也一如既往地綻放著如水情思。
讓我們和心愛的人,在這初秋的陽光下,一起翻過《詩經》,聆聽愛情吧,那是我們的起點和歸宿,那是我們黑暗中的燈火。
靳文泉
2014年8月31日記於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