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書寫及常用的科技符號(1 / 2)

論文的初稿經過修改,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觀世界,例如立場觀點、科研麵,以及思想感情等,雖然耀然紙上,但並非寫作萬事大吉,大功告成。因為修改後的文稿隻是“中間產品”,還不是“最終產品”,把“中間產品”變成“最終產品”,還必須經過書寫這道最後工序。

作者撰寫論文,著書立說,其目的就在於尋找發表出版天地,投放“最終產品”,以便公開作者的立場觀點、理論見解和思想感情,從而服務社會,造福一方。然而,修改而不抄寫的文稿是無法公開的,隻有滕清書寫後才有可能問世。

一、書寫的必要性及其要求

書寫、滕寫、抄寫,都是等同概念,即指按照思維邏輯規律使修改文稿規範化的寫作活動。由於書寫者的自身素質和客觀技術手段不同,書寫的方式方法也有別。有手工抄寫的,也有手工打印的,還有使用電腦的。其中,手抄者為多。

1.書寫的必要性

書寫是論文寫作的重要環節。

修改,實質上就是作者對論文初稿審查。審查過程中,對於缺陷要增補,對於多餘者要刪除;把錯誤的校正過來,把不足的完善起來。這樣,作者必然在初稿上圈圈點點,抹抹添添,結果初稿的字裏行間,天頭地下,左右兩側,均成了文字與符號,既出格,又非規範化,顯得格外的骨葬亂,不堪目睹,不要說讓局外人閱讀和出手排版印刷了,就是作者自己猛然地看起來也難以弄清楚。為了使文稿出手,就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規範化的書寫。從這種意義上說,書寫是行文的完成,是寫作的全過程的結束。

書寫是規範化的行文。在筆者看來,行文是書寫的開始,修改是行文的補充,書寫是行文的完成。前麵已述,行文的結果是初稿、草稿。既然是初稿、草稿,其外觀儀表就有欠缺,修改雖然完善了初稿,但沒有按照規則作書麵排列組合,裝點打扮。書寫恰好是對修改後文稿的調整、裝飾和美容。從這種意義上講,書寫是行文的修飾和美化。

書寫又是修改的繼續和深入。行文結束後,作者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審定,就大的方麵說,文稿是沒有問題了,但是小的方麵的錯誤難免。從這種意義上看,書寫是行文的進一步完善。

2.書寫的一般要求

(1)書寫用紙要講究。為了方便編輯人員、排版人員和校對人員的工作,書寫時應當使用質量較好的8開或16開方格稿紙,並保證用紙的統一性。(用紙的統一性是指同一份稿件全部用紙的橫格和豎格都是一樣的,例如均為300字的稿紙或280字的稿紙)。

(2)統一使用自來水筆或毛筆、藍墨水或黑墨水一字一格地抄寫清楚,字跡要工整,避免重抄或錯抄。書寫後的文稿,一般不要再塗改,特殊情況下,隻允許做個別地方的貼改,如果需要整句或整段修改時,必須重新抄寫。修改時,切忌使用審閱校樣時所使用的符號,需要批注說明時,可用鉛筆標注,或者用圓珠筆在稿紙的天頭和地頭、左右兩側標注說明。除了校樣,如果修改文稿或在文稿上標注,不能使用紅色筆墨。這是書寫對修改的要求。

(3)書寫時,禁止使用不符合規定的簡化字和自造字以及容易混淆的錯別字,尤其需要加以注意。

(4)全部文稿的每一頁,均應在該頁頁碼標注處編寫統一頁碼。

(5)在正文中,每一段的第一行第一個字必須空兩格書寫,各行的第一格不能見句號、逗號、分號、頓號、冒號、感歎號,以及引號、括號、模量號、矩陣號等的後半個符號。

二、書寫方法

1.目錄的書寫方法

把書稿內容的篇、章、節、目按次序或者按類別進行排列就是目錄。通過目錄,可以看出書稿的結構和主要內容。編寫目錄時,編排的格式要清晰、明確,其繁簡程度可由正文的內容而定。

較為常見的目錄書寫格式有以下幾種:

(1)章名頂格,節名後退兩格。

(2)章名頂格,接寫節名。

2.標題的書寫方法

標題是全文的統領,應符合其相應的內容。標題力求簡單、明確、層次不宜過多。全文各級標題要保持統一的格式,以免混亂不清。各級標題的包含順序,一般為中文數字、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順序或羅馬數字,並可借用“()”、“〇”等再分層次。

常見的標題書寫格式有下麵幾種:

(1)居中標題。這種格式適用於總標題或篇章名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