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在荔枝公園裏,碰到一個成功學培訓營。
我都不知道他們為何要把隊伍拉到公共場所來,三四十個人,男的,黑褲子、黑西裝、黑皮鞋、白襯衫,女的,黑裙子、黑西裝、黑高跟鞋、黑絲襪、白襯衫。
宛如一群逃難的企鵝!嘎嘎嘎的。
“巔峰人生成功訓練營”,紅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訓練營”正好紮根在我的地盤。
一個“營長”模樣的板寸青年,友好地向我打招呼:“對不起,妨礙到你了。如果有興趣,可以加入我們。”
我笑笑,站在一邊。
正渴望成功,聽聽無妨。
“板寸”果然是“營長”。
“營長”的話熱情洋溢,句句都是口號,都可以刷在牆上: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礙我們走向成功。如果有,就是我們自己。”
“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委屈。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就能享受別人不能享受的一切。”
“如果你像一個窮人那樣思考問題,那麼無論你賺多少錢,仍會把錢全部花光而一無所有。”
……
我注意到,“營長”傳授的成功學秘訣中,有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你知道你為什麼失敗嗎,為什麼不幸福嗎,為什麼沒房沒車嗎,為什麼成不了千萬富翁嗎?都是因為你還不夠優秀。”
他把所有的問題歸結於人。比如自卑、怯弱、害羞、不擅社交。
“不要再做喜羊羊,大家要當灰太狼!”喊聲震天響,“喜羊羊,No!灰太狼,耶!”
一幫蠢蛋。
看我無動於衷,不喊口號,“營長”走了過來,問我:“先生,你願意當喜羊羊,還是灰太狼?”
尼瑪,居然挑釁我。
我問:“請問你是喜羊羊,還是灰太狼?”
“營長”想不到我會反問,沒說話。
我又問:“如果一個人告訴你,按照他的辦法,就能成為喬布斯,你信嗎?哪怕喬布斯複活了,天天給你上課,把你認為幹兒子,跟他同住一間屋,你也未必能成為喬布斯二世。一個無名鼠輩,僅憑幾個排比句,就可以把大家教成喬布斯,可能嗎?笑話!”
“營長”儀態很好,微笑著,微笑著。倒是他的那些弟子有點站不穩了,含著怒氣的眼裏,秒殺著我這個異端。
我才不管,繼續:“把所有的失敗歸結於我們自己的成功學,就是告訴你,你失敗了,你活該,可悲的是,大家都認同了。我們買不起房子,完全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努力嗎,跟社會沒有一絲關係嗎?你們剛才說,買不起房子,是因為不夠優秀,扯淡,我們的物價與歐洲接軌,工資與非洲接軌,房價與月球接軌,地球人買得起嗎?怎麼能回避社會問題和製度缺陷!你們這種成功學,就是愚民學,宣揚過頭了,社會永遠不會進步!”
“滾蛋,你誰啊,什麼玩意!”學員中,有人怒吼。
我擔心被群起而攻之,走為上策。
大寶呢,被貶到新區下麵的街道,沒兩天就適應了。“中央、省、市、區,我頭上有四座大山啊,人家是‘亞曆山大’,我是‘亞曆四大’。”樂天派總是看到事情最陽光的那一麵,然後放大它,樂和樂和,“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那個爽啊,最大的規矩就是沒規矩,最大的顧忌就是無所顧忌,嘻嘻哈哈,直接打成一片,而且工資還有漲,更基層了嘛。”
聽得我心酸。
嘴巴上揶揄著大寶:“從市委到新區到街道,真是水往低處流,人往低處走啊。”
“哎喲,還不都怨你。”大寶說。
“是是是,怨我沒有配合你們宣傳部門的工作,曝光了你們新區的明星企業。”我點著頭,雞啄米似的,“我離開報社了。”
“哦……”大寶“哦”了很久,然後問,“接下來,有什麼計劃,閑人?”
“閑著,閑著真好,軟飯真香。”
“你要是李安,我就先養你十年。”
“真的養我十年?”
“真的,來,叫媽。”
“呸你一臉溫柔的口水。”
“哈哈,我的姚李安先生。”
我不是李安。
即使我是李安,也不能讓大寶養著。
大寶也養不起。
每個月銀行的大嘴、孩子的小嘴,都得供奉著,斷一天糧,他就跟你沒完。
繼續求職?
算了吧。
自己幹點事吧。
幹什麼?
已經有主意了:微博營銷。
我熱衷於媒體與傳播。
微博一出來,我就預測到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浪潮。
不僅僅是工具。
超越了工具的意義。
它就是一個世界。
我成了最早一批使用微博的人。
一開始玩個人賬號,然後玩公共賬號。
像辦報紙那樣,我在微博上注冊了一個“看這裏”係列:@新聞熱點看這裏、@打折資訊看這裏、@娛樂爆笑看這裏、@健康養生看這裏。
早上重點發布新聞熱點,中午重點發布娛樂、笑話,晚上重點發布財經、打折。把寫新聞導語的功夫,移植到微博裏,簡短、精辟、輕鬆。
平時各管各的,遇到要火的帖子,四號齊轉。
這叫矩陣。
陣,布得不錯,但畢竟沒有足夠的心思經營他們,粉絲上漲的速度起不來。但每個賬號都有幾條微博曾經大火過一把,轉發上萬,火燒連營。這都是以後吹牛用得上的案例。
粉絲不多,效益已現。
有人要求合作,希望發布他們的軟廣告。
有人想收購。
還有人私信邀請合作,幫忙維護企業官方微博、公司老總個人微博。
這裏麵的水很深,魚很多。
但得首先學會遊泳,成為高手。
這次,老子要下大力維護,而且要成立公司,招兵買馬。
以最快時間注冊了公司:微力傳播。
公司口號和小時候看過的一個洗衣機廣告,聽起來一模一樣:“微力微力,夠微夠力。”
那個洗衣機叫:威力。
心裏倒很清醒,得從小做起。
在家樓下租了個三居室,月租兩千五。
舊貨市場撿了一套長條餐桌、靠椅,一條布藝沙發。
到電子市場采購了四台電腦,一台高配,三台低配,花了一萬多塊。
選了一株發財樹。
所有東西都放置在客廳裏,一個工作室就這麼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