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百年科技——浪潮滾滾
如果把人類出現以來的100萬年作為一天,那麼直到21∶30才出現原始語言,23∶00出現真正的語言,23∶53出現文字,23∶59∶14出現印刷術,23∶59∶48(1893年)出現攝影技術,23∶59∶55(1925年)出現電視機,23∶59∶57(1946年)出現計算機,而這最後3秒內創造的財富比以往的總和還要多!
有著高度智慧的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100多萬年。100萬年對於這個古老而美麗的藍色星球46億歲的高齡來說,不過好似白駒過隙,但正是這在地質年代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100萬年間,人類創造了地球上璀璨的文明和各種各樣的科學奇跡。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在地球上出現也隻不過是大約一個世紀前的事情,這短短一個世紀對於人類的100萬年又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瞬。然而,人類正是在這一瞬間中的一瞬間,掀起了科技的滾滾浪潮,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徹底的革命和全麵的衝擊。
你也許難以相信,那麼就讓我們用一個有趣的計算來感性地認識一下吧。如果把人類出現以來的100萬年作為一天,那麼直到21∶30才出現原始語言,23∶00出現真正的語言,23∶53出現文字,23∶59∶14出現印刷術,23∶59∶48(1893年)出現攝影技術,23∶59∶55(1925年)出現電視機,23∶59∶57(1946年)出現計算機,而這最後3秒內創造的財富比以往的總和還要多!
這是一位著名的傳播學大師韋伯先生做過的計算。你可能會問:為什麼短短3秒鍾時間的價值竟然能夠超過之前的23小時59分57秒的總和,太不可思議、太神奇了!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這一切都是拜科技所賜。我們知道,科技對於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具有巨大的推動力,除了可以直接作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提高效率以外,更能夠為下一階段出現的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提供準備。因而,我們看到在近現代史上,人類文明的進程不僅是高速度的,而且更是以高加速度呈幾何級數式的增長著。在最近的一個世紀裏,這個特征表現得尤為明顯:科學理論的突破和生產技術的創新接踵而至,每一次前進的步伐都更加巨大,每一次帶來的革新都更加徹底,每一次飛躍的間隔都更加緊湊。前人創下的基業給了後人更多的有利條件,站在一個又一個巨人疊起的肩膀上,我們也變成了巨人!
如果說出現在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技術革命和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為世人所公認的科學技術史上的裏程碑的話,那麼,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末的這一百餘年便可以看成是科學史上的又一段經典曆程了,它代表著科學革命的新階段。第三次技術革命就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以後,是以原子能工業(1942年)、電子計算機(1946年)、空間技術(1957年)、激光(1960年)和基因工程(1973年)等新興技術群為標誌,而以電子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資源處理技術組成的信息技術為核心,所以又叫做“信息革命”。
縱觀1000年來世界科技的發展,雖然自1543年日心說創立至1687年經典力學體係建立,已經完成了一次科學的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但人類曆史仍處於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漫長的農業經濟時代,以第一產業(農林漁牧業)為主。隻是近200多年來,由於產業革命的興起,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人類曆史才逐漸跨入工業經濟時代。工業社會以第二產業(工業)為主,實際上迄今不過100多年。電子計算機的出現,隻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它使人們開始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及時地在全球範圍內汲取新的知識,開展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與競爭。以信息革命為中心的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將帶領我們邁向知識經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