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係統(NTS)概況(1 / 1)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是我國第一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是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推廣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示範工程”,全長500多公裏,被稱為“千裏休閑健身步道”。

寧海地處北緯29°06′—29°32′,東經121°09′—121°49′之間,位於浙東沿海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總麵積約1843平方公裏,其中海域麵積約275平方公裏,海岸線長約176公裏,人口約61萬。寧海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森林覆蓋率達62.5%,地勢西高東低,背山麵海。西部天台山和四明山在這裏彙聚,東麵三門灣和象山港像伸展的雙臂,擁抱著這塊神奇的土地。寧海曆史上曾湧現了南宋右丞相葉夢鼎、治史專家胡三省、明代大儒方孝孺、國畫大師潘天壽、“左聯”五烈士之一——柔石等名人。寧海山海風光兼具,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百強縣、中國旅遊日發祥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首批旅遊文化示範區、中國生態旅遊百強縣。便捷的交通、山海兼具的獨特資源優勢和較強的經濟實力,吸引了亞洲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全國露營大會、中國戶外運動節等賽事活動在寧海舉辦,也吸引了全國各地戶外愛好者到這裏開展各類戶外活動。2011年年底,寧海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棲居地之一。

山地戶外活動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全民健身,但難免也會引發一些意外事件。為全麵貫徹國家體育總局“大力推廣全民健身”、“積極推廣山地戶外運動在中國的開展”精神,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登山協會和寧海縣人民政府共同決定,在寧海修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這是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設的初衷。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100公裏於2009年12月底竣工,並於2010年4月在寧海召開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全國現場會。二期400公裏於2011年3月開工,2011年年底完成路麵工程,2012年5月完成路標、路識安裝,建成了遍布寧海城鄉各地、總裏程達到500多公裏的“千裏休閑健身步道”。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的設計與施工遵循了再生性利用自然資源的原則,以保持山間天然路徑原始現狀為基礎,根據沿途的自然風景和植被,采用原生態的施工法,對路麵進行適當清理和修整,建成具有健身功能的沙土步道、竹木棧道、古道、原始山路等(部分路段借用防火帶、機耕路和公路),把自然資源開發真正融入生態環境的建設中。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係統設計了休息站、露營區、接待站、報警點、垃圾處理係統等輔助設施。在建設過程中,吸取了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先進經驗,並有不少創新之舉。例如,擁有內地首個完善的戶外安全救援體係,在國內第一次采用“太陽能救援杆”等先進設備,統一完善的路標、安全警示標誌係統也是國內第一次采用。還首次把傳統的戶外運動同旅遊與全民健身有機結合在一起,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保障體係、環境保護體係和標識係統,打造出一個自然的、安全的、環保的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係統,成為中國第一個符合國家標準的登山健身步道。該係統建成後,被作為國家標準由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推廣。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像一條美麗的“珍珠項鏈”,把沿線散落各地的景區、文化遺跡、村落、戶外運動場所、農家樂和農業產業基地等有機地串聯起來。她展現了戶外體育運動中“自然”、“健身”、“休閑”的文化理念,使得新穎安全環保的戶外運動理念深入人心,能有效普及和推廣山地戶外運動;她是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係統的樣板之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來自新疆、河北、湖南、山東、雲南等全國各地90多批黨政考察團和120多萬人次來寧海徒步體驗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感受寧海戶外樂園的魅力);她是規範的群眾登山健身路徑,能引導人們在科學、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參與戶外運動,吸引成千上萬的市民登山健身,是促進全民健身之路,是寧海的“戶外健身房”;她為開展山地戶外比賽和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場所,是戶外比賽和活動之路;她帶動了農家樂和農業產業基地的發展,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富民之路;她帶動了體育旅遊業的發展,形成以戶外運動為主題的活動、生產、展覽展示、銷售、物流等完整的步道經濟產業鏈,是寧海縣建設“大森林大景區”、打造“中國休閑健身旅遊先行區”、加快休閑旅遊產業發展的強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