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後記(1 / 1)

兩年前我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人精》,改編為二十集電視劇《小鼓大戲》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之後,行者等幾位作家朋友便鼓勵我再寫一部姊妹篇。於是,便有了《人道》這部書。《人精》的主人公是個男的叫賴四,我想姊妹篇應該寫個女主人公,也不能都寫草民,應該寫寫草民之上的人。

《人道》寫的是官場與職場之間的人和事,我琢磨琢磨,它不算純“官場小說”,應算是“官場”邊沿小說,現實中許許多多不算官也算官,但也並不在品的人,大家都認為是“官”,這些官就處在官場的邊沿。官場的邊沿最複雜,而官場的核心很簡單,就像台風的中心最安靜一樣。所以,讀者要想了解官場的複雜,最好先了解官場的邊沿人物。因為不少這類邊沿人物總想削尖腦袋鑽進官場的核心,才造成了官場的複雜性、多樣性。

想當官不是件壞事,也不是見不得人的事。社會需要有人來當官,沒有人當官社會就沒了組織者。關鍵是懷著什麼樣的目的當官,依靠什麼實力來當官。像書中的兩個女主人公就各自一色,馬裏紅原本就是一個學獸醫的大專生,卻混跡於人醫醉心於做官;楊曉靜是恢複高考後首都醫學院畢業的高才生,本該留京卻要回到養育她的櫻山為民眾行醫,對做官並無興趣。行醫也好,做官也好,都不是自己所設想的,說不定上天什麼時候會給你開個出其不意的玩笑。兩個女人,兩種命運,各自有道。我著力塑造的是溫潤如玉、熱心為民行醫的謙謙君子楊曉靜,然而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是那個誌大才疏,醉心於做官,獸醫變人醫、麻雀變鳳凰的馬裏紅了。

本書與其他官場小說不同,我沒有去描寫官場驚心動魄的血淋淋的刀光劍影,也沒有描寫鉤心鬥角你爭我奪的殘酷無情,而側重描寫馬裏紅處心積慮擠進官場的“醉心”與“智慧”,我之所以這樣寫是我認為官場並非完全像人們傳說的那樣陰暗、那樣可怕,起碼不完全是那樣。官場雖也有些陰影,但正像一棵大樹在地上,有陰影是因為天上有太陽。因此,我寫《人道》不是為了去暴露,而是去張揚楊曉靜那種不隻是為做官而是為百姓的做官之道,同時,也想呼喊一聲,對當官之事還是順其自然,不必強求。

2009年8月26日

人道李天岑作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