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酒三杯遙祝好,
來年膝下笑春風。
26、中秋節寄文羽
(2007年)
去年今日動詩情,
馨香縷縷入酒濃。
佳夕有約如期至,
汾水浦江同月明。
附:文羽和詩
詩情難複心有靈,
酒香清醇喉中縈。
華燈怎比家鄉月,
照我讀書照我行。
27、三峽詩草
1991年5月間,幸與溫書珍老師等參加全國中師文科教學大綱研討會。會址宜昌,正處長江三峽東口。會餘一遊,尋夢已得,尋詩未果;後遊所謂“小三峽”——巫山縣大寧河龍門、巴霧、滴翠三峽,卒有所獲。
其一戲贈長江三峽以自嘲
識君在詩文,身臨句難吟。
除卻酈子景,便是太白情。
忽地有所動,終究無所成。
奈何心力瘁,不得越前人!
其二入龍門峽觀棧道遺址
即處龍門無鯉魚,語焉不成何言詩。
隱隱棧道有遺址,徐徐誘人入迷離。
攀崖鑿穴堪歎服,作戰通商苦辨思。
正無解處忽已悟,自揀是非何其愚!
其三過巴霧峽詠懸棺
巴霧奇峽古今傳,百尺峭壁遺懸棺。
不問某公生死事,唯歎眾夫存放難。
有心不朽偏寂寂,無意垂世卻喧喧。
直令人間不肖徒,名利場邊盡汗顏。
其四至滴翠峽瞻羅家寨遺址感懷
山石平台現危崖,遊人盡道是羅家。
父母築就讀書寨,兒郎看盡長安花。
古來多少淩雲誌,可憐瞬息成煙霞。
借問躊躇羅家郎,終歸滴翠侶魚蝦?
其五賞大寧河水有悟
大寧河水碧如春,悟得朱公女兒吟。
勢猶可攬直欲攬,韻或容擒便當擒。
一杯在手已無色,漫江自在若生嗔。
始識人間最美妙,柔顏麗姿不媚人。
其六情寄寧河三峽
大三峽裏無句成,不敢泛舟與君親。
誰知相處才半日,居然獨得已四吟。
不唯未見有名作,信是君心慰知音。
言君從此不冠小,寧河三峽自名聞!
28、西行漫吟
其一瞻樂山大佛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大象本無象,看我亦非我。
其二遊重慶中美合作所舊址
渣滓洞連白公館,紅岩英烈天下傳。
滄海桑田人間換,歌樂山下歌樂歡。
其三都江堰懷李冰
魚嘴分江澤川民,大孝感天神人親。
造福萬代萬民頌,香火綿綿慰君心。
其四郫縣農科村見聞
不見稻菽不聞雞,蜀中農家堪稱奇。
香花秀木入眼亂,巨雕微景攝魂迷。
城居假日紛來至,異域遊人信將疑。
溫婉一語試相問,盡道調產破謎題。
其五又到宜昌
三遊洞前歎三遊,浮生若夢夢何求!
茫茫廣宇無盡處,浩浩大江日夜流。
其六過三峽大壩憶讀毛澤東《遊泳》
十年三峽三度臨,今到三峽百倍親。
西江石壁淩厲起,神女無恙慰詩魂。
其七小三峽徒憾
龍門峽口疑竇叢,寧河何日此麵容。
水色清冽渾不見,水上浮物縱複橫。
峽風一語漫自歎,大利自有小弊生。
且閉雙目且傷痛,且夢玉顏且前行。
其八情寄滴翠峽
濃淡相宜翠如前,灘沒橋斷不留船。
潤膚爽心水空在,一憶往昔一泫然。
其九詠黃龍五彩池
碧落瑤池到此間,仙娥五彩舞翩躚。
黃龍長嘯衝天起,遍灑甘霖萬民歡。
其十迷惘巴霧
水漲船高巴霧峽,近不盈尺是羅家。
煙霞散盡真容顯,卻恨弗如鏡中花。
29、湘西行
1992年10月,赴湖南常德參加25省市中師語文教研會年會,《中師報》主編李文健先生邀同仁遊桃花源、張家界,興之所至,信筆記行,偶有所感,付諸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