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是亞洲象的家園,野象穀便由此對我們更具吸引力。陪我們同遊的是一位基諾族柴姓小姑娘,姑娘個頭兒不大,皮膚黑黑的,很機靈。剛一接觸,她對自己民族的介紹便讓我們仿佛回到了久遠的過去:基諾是本民族自稱,意思是“舅舅的後代”。遠古洪荒,基諾族的先民在幾乎要滅絕的關頭,將一雙兄妹安置在一麵漂流的大鼓裏麵,洪水退去,兄妹倆從鼓裏麵出來,為了繁衍後代結婚生子,所生三男三女又兩兩成親……於是才有了1979年被我國政府承認的第56個單一民族——如今人口兩萬多的基諾族。聽著小姑娘的講述,看著絡繹不絕衣著時尚的遊人,恍惚間竟有一種不知此時何世的感覺,又有一種想去基諾山寨的衝動……
巧遇前不久被救治的小野象然然後,在小姑娘的引導下,我們坐上了翻越兩座山峰、穿越三條河流的熱帶雨林觀光索道。遠望是一峰一峰濃密的森林,俯瞰是叫也叫不上名字的奇樹異木奇花異草,睜大眼睛全神貫注想在樹木花草間在流著紅褐色水流的河穀間看到野象的影子,終於沒有!於是回頭招呼和兒子同乘著纜車的小姑娘:“吹一曲葫蘆絲吧?”樂聲響起,是《月光下的鳳尾竹》,好聽!於是來了興致,找不到會唱的歌頌西雙版納的歌兒,放開喉嚨來了一嗓子《大理三月好風光》,答謝小姑娘,也權且謝一回版納的山水。
下了纜車走上景區特設的觀象高架走廊,不時路過些供遊人晝夜蹲守觀象的樹上旅館,始終沒有看到野象的影子,不過小姑娘講給我們聽的或妙趣橫生或驚心動魄的人與野象的故事,指給我們看的氣勢不凡的象道、碩大深凹的象的足跡,導引我們隱約聞到的野象糞便的味道,都分明讓我們有了一種滿足。
來到西雙版納是不能不到傣家竹樓的。坐在竹樓二樓的地板上,聽傣家妹子說祖孫三代同住大通間,說傣家男孩兒先“出家”再成家,說傣家女孩兒以前會說傣語卻不識傣文現在也被政府“捉”去讀書,說傣家竹樓越來越少是為了防止火災……及至傣家妹子打趣地要我的又健壯又戴了一副眼鏡的兒子留下來“捅竹樓”(傣家男子向女子求愛),竹樓裏飄起了歡快的笑聲……
匆匆一行,就要離開版納了。我與兒子坐上漂流筏,漂流在瀾滄江上,盡情地親近江水,親近版納。
這奔騰著的瀾滄江就是我們在飛機上看到的那條蜿蜒在青蔥中的紅褐色的帶子吧?
心,飛向遠天。
究竟藏有多少美麗與神奇,你這莽莽蒼蒼、鬱鬱蔥蔥的西雙版納!
9、九寨詩韻
印象
懷著充滿期冀的心情,從樹正溝口坐上了九寨溝景區綠色環保觀光車。車子一啟動,便見司機不停地在用對講機聯係著什麼。不一會兒,導遊欣喜地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坐車直達日則溝終點的原始森林,然後走著遊回諾日朗,再乘車到則查窪溝遊長海,最後遊樹正溝,這是九寨一日遊的最佳路線。同伴一片歡呼,我也覺得遊興更濃。
一邊是翠鬆彩林,一邊是清流潺潺,車行其間,真是愜意得很。不久,便見一處天然大盆景,一溝的水流平鋪著漫過,無數各色的樹種毫無規則卻錯落有致地散立其中,正是盆景灘。再往前行,那水中叢生著蘆葦,蘆葦間鴛鴦野鴨出沒,散發著無窮野趣的便是蘆葦海,一處半沼澤湖泊。寶石藍的湖麵上閃著點點金光的是火花海,水底藏龍的是臥龍海,湖畔踞虎的是老虎海,瀑布灘流相間,大小數十個海子相連的便是樹正群海。本就是海海相連美不勝收,坐車前行就更覺目不暇接,每每是剛剛還為前一處驚歎不已,後一處又另具情韻地進入了眼簾。
諾日朗是三條溝的交會處。過了諾日朗,車子沿日則溝上行,很快地就看到一處湖泊,隔著車窗往湖麵看去,看到了藍天白雲,看到了藍天白雲上飛翔著的鳥群,原來是到了鏡海。是天底下最最明淨的鏡子吧,色彩斑斕的山巒倒映水中,望去,竟比實景的色調還要明晰動人。五花海,熊貓海,箭竹海,芳草海,每每車子在峽穀間三彎兩轉就上一個新台階,台麵上便是風姿各異的海子。海子水流平緩,或根本就看不出在流動,海子底下多見被鈣華包裹著的樹幹、樹枝、石塊。不用說不同的海子,就是同一海子的水也變幻著藍綠不同,深淺各異的奇妙色彩與光澤。看過幾個海子,才恍然明白原來車行峽穀間聽到的水聲,間或從樹叢間看到的瀑流,正聯係著一個個的海子。雖是清醒了過來,但單看一個個海子,還是止不住時不時地生出些許水從哪裏來,水往哪裏去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