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華盛頓之手(2 / 3)

得到這個決議結果,土國吞下一個啞巴虧,對敘國隻能色厲內荏。

而西方集團關於禁止戰爭機器人進入戰場的協議,被安理會的東方大國一票否決,直接夭折。

……

中情局總部。

琳娜在進行秘密會議。

敘國戰場上的變幻,戰爭機器人出現,幫助敘國軍隊贏下戰爭,穩定敘國國內的狀況,這已經威脅到他們的全球戰略。

至於對付戰爭機器人和敘國軍隊,不用他們來擔心,五角大樓會有人負責,能不能成,她也不知道。

中情局此次會議的目的,是確定對付陳默和行軍蟻集團的計劃。

敘國內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行軍蟻集團技術的勝利,智能武器和戰爭機器人,拿下內戰勝利最大的功勞。

現在的行軍蟻集團,擁有的可怕技術,已經讓華夏尖端科技領域遙遙領先,戰爭機器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世界上的一些媒體和評論,已經開始承認華夏的領先地位。

他們如今算是一個走下坡路的帝國,破舊的大廈和體係,隨時可能崩塌。

得到陳默,得到行軍蟻集團的尖端技術,他們才有機會重新回到世界科技領先的位置。

但想要盜取行軍蟻集團的技術,目前不可能。

這些年,中情局先後派遣40多名頂尖特工人員進入濱海市,然而,全都一起不複返,杳無音信,有些特工甚至剛踏上華夏的土地,就失去聯係。

對行軍蟻集團的滲透,他們從未停止過,通過策反行軍蟻集團的內部員工作為耳目,有成功過,但那些被策反的員工沒多久就會被辭退,他們所有的努力都白費。

行軍蟻集團是他們工作中遇到的最難啃的骨頭。

“現在行軍蟻集團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業帝國,它的影響盤根錯節,領銜著華夏尖端技術的發展,靠外力已經無法威脅到它的地位。想瓦解這個商業帝國,隻能從內部動手,像當年蘇聯一樣。”

說話的是麥隆,一個近60歲的老男人,長得並不出眾,普普通通,但他在中情局的地位特殊,是‘華盛頓之手’的小組負責人

‘華盛頓之手’始於冷戰時期,專門為瓦解蘇聯而成立。

剛進入中情局時,麥隆就進入華盛頓之手參與過瓦解蘇聯的計劃,也多次參與引導輿論,讓一些國家陷入混亂和內戰,以謀求達到他們的目的。

以這種手段達到目的,是最方便最廉價的。

現在的他,是‘華盛頓之手’的負責人。

這次他的計劃對象,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在他的履曆生涯中,瓦解一個公司還是第一次,但他卻對此非常感興趣。行軍蟻集團若單獨拎出來,絕對能堪比一個很多國家。

“怎麼做?”

“我們先說說行軍蟻集團內部的優勢,想要徹底瓦解一個組織,就必須從他們最強大的方麵入手。”

麥隆不急不緩點開電腦中的PPT。

“行軍蟻集團最大的優勢,就是陳默,而我們這次計劃的目的,就是毀掉陳默或者讓陳默叛出華夏,為我們所用。

接著是行軍蟻集團的第二大優勢,一個穩定團結的管理層。這個管理團隊,管理著行軍蟻集團大小所有事物,正是這個團結的管理團隊,才讓陳默言出法隨,以最快的速度,來準備他要研究的材料和事務。行軍蟻恐怖的工作效率,就是因為有這個管理團隊領頭。

以上是行軍蟻集團最強大的兩個方麵的優勢,也是行軍蟻集團強大的基石,瓦解其中一個,行軍蟻集團這個商業帝國,將會進入衰退甚至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