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人生得意須盡歡(2 / 3)

宦官道:”已暴漲了十數倍,將近四百萬兩了,瞧著這趨勢,未來說不準還有上漲的可能。“

上有所好,自然下有所效。

現在這宮中上下,誰不懂一些工商的消息。

“此股何以如此,可有什麼蹊蹺嗎?“

宦官道:“聽說是出了一個養豬的奇人,叫周坦之。“

周坦之……

弘治皇帝有一些印象。

他皺著眉,努力的回憶。

“此人正是那太傅王鼇的弟子,聽說和王公一道養豬,悟出了許多養豬的秘術,他養的豬,實在了得,不但用工的成本低,且出肉率要比其他農戶要高的多,現在,百姓們對於肉食的要求,越來越高,說是什麼未來的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因而……才有人花了銀子,投產養豬作坊,請了那周坦之去,還聽說配了那周坦之,兩成的幹股。“

周坦之……王鼇………

殿中頓時安靜了。

這時,君臣方才回憶起,這周坦之是誰來。

此人,不就是被罰去養豬的南京禮部尚書嗎?

而他乃是王鼇的弟子。

王鼇現在確實是在養豬。

這樣說來……

君臣們麵麵相覷。

”兩成啊……”弘治皇帝感慨道:“這可是近百萬兩的銀子,朕命那周坦之養豬,他居然……憑借著養豬,一夜暴富。”

弘治皇帝神色有點複雜,隨即,視線落在了張升的身上:“張卿家,你以為如何?”

張升一愣:“陛下……這……這……”

他一時不知該說點什麼好。

你說他們可憐,可是……他們哪裏可憐了。

人家短短數月掙來的財富,抵得上你幾個張升一輩子的努力了。

弘治皇帝大笑道:“有意思,有意思得很,朕上一次見那周坦之的時候,還對他厭惡的很,萬萬想不到,此人竟也不是省油的燈,眾卿這些日子,一定是在腹誹朕,說朕薄情寡義,可是諸位卿家啊,朕可是薄情寡義之人?你們既是要讓朕召王卿家來,問一個明白,那麼好的很,朕正好,也想問個明白,免得有人說朕的是非,來人,擺駕,朕要親自去看看王師傅,要當著眾卿家的麵,問一問王公,他這養豬,到底有什麼秘法。”

張升:“……”

其餘之人,心裏也是翻江倒海。

他們不斷的告誡自己,王公怎麼會是這樣的人,不不不,斷然不會,他曆來清白,絕無可能。

弘治皇帝興致勃勃,王鼇可是清流之首,地位非同凡響,倘若他能養豬,那麼…其他的讀書人,為何就不能操持別業呢?

明白了……

弘治皇帝猛地,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難怪方繼藩一直都在堅持,不肯就範。

原來,他竟打了這個盤算。

便是要讓這王師傅,來給天下人做一個表率啊。

這個小機靈鬼!

弘治皇帝情緒大好,他極想去看看,順便也讓自己的這些肱骨臣子們,親眼見見王師傅說什麼。

………………

西山。

一輛奢華的馬車,抵達了豬圈。

下車的人,乃是顧氏。

顧氏下了車,再看這豬圈時,竟似乎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周坦之正在圈裏調著豬食,一見到了顧氏,忙丟了手裏的桶子,而後去洗淨了手,才匆匆趕來:“你怎麼又來了。”

他不喜顧氏來此,不願讓顧氏看到自己狼狽樣子。

可他上下打量著顧氏,卻嚇了一跳:“你……你這一身,隻怕價值不菲,還有這車馬。”

“夫君。”顧氏喜極而泣,道:“今兒清早就有人來,說是夫君現在身價百萬,這百萬不是銅錢,是銀子。說夫君養豬養成了狀元,為了獎勵夫君,有一個姓劉的東家,親自差了人,要讓妾身去辦一個宅邸的手續,說是他家在新城河北街有幾畝的大宅,作價便宜轉讓給咱們,還說先讓妾身暫時住著,不隻如此,還差了七八個仆從來,有廚子,有車夫,又說,現在他們極力在想辦法,弄來西山書院入學的名額,我們家的兩個孩子,從前讀過書,都有功底,想要在西山入學,事兒好辦,劉家曾在西山書院,捐贈過一個書齋,花了十幾萬兩銀子,這個薄麵,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