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在說,是偉大的種花家哲學家開創了量子力學——500年前的某一天,明代哲學家王明陽與友人同遊南鎮,友人問: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之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
王明陽答曰:
“你未看此花,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心無外物》!
典型的唯心主義,至今,我們仍能被這些唯心主義哲學家縝密的邏輯所震驚。
So,波爾毀人不倦啊~
更準確的描述是:
微觀粒子隻要處於‘可能被精準測量’的環境下,它就會自動變為多種可能形式的一種,並不需要等待‘觀察者’就位。
扯蛋不?
薛教授說才扯蛋,於是他弄出了一隻貓。
他說,這隻貓要麼死,要麼活。
絕對不可能有一隻處於不死不活的疊加態的貓。
讓人驚恐的是,這件事請沒法證偽,唯一的方法是造出那隻貓。
於是,那隻貓誕生60餘年之後的1996年,美國人夢露(男)用單個玻離子造出了那隻貓(一會上旋,一會下旋)——那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親眼看到活生生的量子疊加狀態。
於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需要用到概率統計學的定理誕生(我也不確定)。
也就是說,那隻貓就是不死不活,直到我們看到它的一刻,才是它某種隨即形態的一種。
2012年潘建偉教授的建立了8光子疊加態,16年,僅僅增加了7個光子。
疊加態!
還記得薛教授那隻半死不活、又死又活的貓嗎?
把它這個既是0又是1的貓放進特定的計算模型裏,就叫做:
量子計算機。
量子疊加,有傳統計算做夢也想不到的超能力。
舉例說明:
如果走在前麵的棒身材女人漂亮。
運行A邏輯——上前要微信號。
如果她難看。
運行B邏輯——轉身就走。
經典計算機根據邏輯隻執行一次。
但是對於量子計算機來說,它執行了兩次,也就是說,不管女人漂亮還是醜,它都要上去懟一次!
換回傳統科學舉例:
把量子比特增加到兩個:
變量X=00,運行A.
變量X=01,運行B.
變量X=10,運行C.
變量X=11,運行D.
兩個量子比特的時候,經典計算機需要運行四次,但是量子計算機隻需要1次。
看出問題的嚴重性了嗎?
當量子比特增加到100個的時候,當今地球上所有計算機同時運行100萬年的工作量,量子計算機隻需要......
幾分鍾!
煙霧繚繞,火花四濺。
地球上的人類科學家們,正舉起手中的鐵錘,瘋狂的敲打著一塊鐵胚——他們要做出最鋒利的矛,他們要刺破蒼穹,他們要把人類賴以正常運作的金融保密體係刺的粉碎!
於是,一種理論上絕對安全的盾牌應運而生:
量子加密通信!
(PS:
1,量子是一種誤翻譯,量這個字是小,微觀上小的意思,它可以是粒子、光子之類的小顆粒。
2,量子計算機有很多專業詞彙和技術,下文的東西也會用到,再深我也懵逼,沒啥丟人的。
3,請注意,量子加密通信,根據香濃的設想,是理論上絕對安全。)
............
正文繼續:
在1936年,忙著應付眾多前女友和貓的薛叫獸發現了更詭異的事情,然而在當時,幾乎沒人注意這個問題。
請眾位朋友記住這位叫獸,因為無論是那隻貓,還是他提出的量子力學的理論、名詞,全部是基於這位叫獸的.......
思想實驗!
而幾十年後的歐核中心(CERN),幹的就是這個事:
他們要用粒子對撞機看看原子核這個東西的大肚子裏,到底有幾個仔,順到在證實下薛教授的思想實驗。
比五竹叔是機器人還恐怖的事情又發生了......
“Duang~”
被撞的粒子一份為二(絕大多數情況下)。
變成A粒子,B粒子。
根據能量守恒,一個往前飛,另一個肯定往後飛,一個向下轉,另一個肯定往上轉。
但是,無論它們怎麼飛,怎麼動都是隨機的,除非你觀測到它們,才會穩定在一個狀態。
在薛教授的思想實驗裏,把這種情況叫做:孿生粒子疊加態。
在這種疊加態中,一個粒子被觀測到時什麼樣,另一個肯定是完全相反,薛教授給兩個命運機密相連的粒子形態,取了更性感的名字: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炸了,全世界的科學界瘋了,哲學家開始進場,你來我往,刀光劍影,好不熱鬧。
作為最偉大的科學界,愛因斯坦在35歲就發表完善了狹義、廣義相對論,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英俊瀟灑小鮮肉,而我們所看到的頭發爆炸糟老頭子的形象,都是那哥們研究了30量子力學之後的形象。
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這哥們都炸了?
一切,始於“量子糾纏”。
.........
下麵,讓我們小學課本裏最重要的人物登場——小明。
小明長大了,找不到媳婦,有一天,媽媽帶兩個披著紅蓋頭的新娘來到小明麵前,兩個女人一個美,一個醜,隨後把其中一個交給了他,並且讓小明帶著女人去宇宙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