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認真得說:習慣能夠反應很多問題,例如:一個人吃飯的時候能夠看出習慣手這是最簡單的。跑步時能夠看出是否經常跑步。在深刻一點的話從一個人在走路時的種種跡象就能夠發現他的職業。請問為什麼每個人的跡象都不同呢?王依哲剛要回答張益就說出了答案。答案就是習慣.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習慣,而偵探便能夠從這習慣中找到答案。現在來說物理老師吧!我已經做了物理老師很長時間的題了,每次做題時都會有某些未知的東西在吸引著我去挖掘,一個星期前我將所有的物理卷紙擺放在一起終於在卷紙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選擇題正確答案的排列順序,老師將正確答案放在四個選項中的那一個看似雜亂無章,說答案是完全隨機的不如說答案完全看老師的習慣來排列的。這答案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出現某種搭配時就會固定答案。王依哲有些聽不懂了便要求張益簡單的解釋一下。簡單的說吧!老師習慣把第九題的正確答案放在A上,但老師就無法察覺嗎?老師同樣也發現了了這個問題於是就有意識的把答案放在B上。這就是不會固定答案。但如果有一些習慣連自己都沒有發現的話又怎麼能有意識的避開呢!比如說物理老師,如果第一題的正確答案是B、C、D那麼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可如果一旦是A那麼第二題的答案十有八九是D。如果你又發現第三題的答案是B,那麼第二題的答案就一定是D,如果你發現第一題和第二題的答案分別是A、D,那麼第三題的答案就一定是B。因為第一題選A的固定搭配導致第二題選D的幾率大幅上升。如果做一個實驗給物理老師一張紙讓老師隨便寫A~Z的英文字母前提是第一個和第三個必須要是A和B,那麼老師寫的第二個英文之母就一定是D。這種習慣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這種習慣是多方麵因素長年累月養成的如果不加以提醒自己輕易是不會發覺的。這麼說我還要謝謝你提醒嘍!一個聲音從張益的後麵響了起來。張益回頭一看正是物理老師。物理老師本來就想找張益談談,誰知剛下課就看見張益和王依哲在哪裏嘀嘀咕咕,於是就好奇的在後麵聽一聽,這一聽就發現自己還有這麼一個習慣,就忍不住插了一句。張益一看是物理老師就徹底傻了了。好在物理老師也沒說什麼嗎,就說她以後出題會注意就走出了班級。老師剛一走王依哲就趕忙問:這麼說你還真是一個偵探!張益神氣的說:那還有假!順便提醒你一句以後不會的選擇題就別蒙C了,正確率太低!王依哲幽幽的說:你平時一定經常觀察我吧!張益不以為然地說:那當然!可用觀察這個詞不好,應該用察言觀色,我們偵探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了解調查對象是不會被發現我在觀察他的。隻有這樣被觀察者才能顯露出最真實的一麵。我看察言觀色這個詞也不太準確,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偷窺!你這個變態!閑著沒事老偷窺別人。王依哲嚴肅的說。張益反駁道:我隻是觀察舉止又不涉及隱私!我要是不觀察我怎麼知道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多了個敵人呢!敵人?什麼敵人?哪有敵人?王依哲傻傻的問。張益也是服了,這同桌看起來挺聰明的怎麼就這麼笨呢!你看看劉可夢,別直接看!你就裝作正在發呆,眼神迷茫一點。看到什麼了?看到她在那坐著,眼睛看著你,眼神裏充滿愛慕。王依哲邊看邊說。張益還是直接說吧!這同桌嘴裏隻不定能說出什麼來。她的嘴唇是緊閉的,人在正常情況下嘴是微張或者輕閉。還有手,她的手已經攥成拳頭了。這兩者都是不正常的表現,要麼喜悅,要麼悲傷還有就是憤怒。加上之前的滿分,不難看出她已經憤怒了。還有她的眼神有些渙散,那不是愛慕我已經愛慕到陶醉了而是生氣已經氣到開始幻想了。那你可要小心嘍!大偵探。王依哲幸災樂禍的說。張益看著王依哲說:小心的應該是你吧!同桌是一個偵探,你已經可以算是一點隱私都沒有了。小姑娘!這下輪到王依哲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