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由冰雪融水和季節降水為主,春夏水流量大、秋冬水流量小,且地勢跨一、二級階梯,流程較長,流浪較大;上遊是青藏高原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後,區域開發較慢,水土保持較好,故河流含沙量較少;中下遊處於亞熱帶,無結冰期;雨季長,汛期長。
雅魯藏布江,怒江和瀾滄江上遊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緯度相近,地處於青藏高原地帶,人口稀少,水流含沙量少,故而相交之後水不起衝突而且結構相似,是安全的水係。
金沙江以雨水補給為主,徑流量大,汛期集中在夏秋,是我國落差最大的河流之一,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長江徑流量巨大,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較大,夏季為汛期,含沙量較小,無結冰期。
鴨綠江上下落差較大,源頭與河口落差達到2440米。鴨綠江年降水量約在870毫米,全年6月中旬進入夏汛,8月份為全年最大月流量期,夏季水量約為全年水量的60%,年平均流量為每秒926立方米。秋季水量漸減,10月份進入枯水期。鴨綠江流域多屬山區,上遊幾乎全在峽穀中,河道比降大,中遊一帶的降水與徑流是我國北方最多的地區,水量豐富。含沙量:東北地區有較厚的枯枝落葉層,含沙量較小。結冰期大約是臘月至次年的2月份。
因鴨綠江,鬆花江,黑龍江都在同一緯度上,水文特征相近,而雅魯藏布江,怒江和瀾滄江上遊,金沙江,長江,鴨綠江,鬆花江與黑龍江都有含沙量較少,汛期在夏秋之際的特點,因此相交之後水不起衝突而且結構相似,是安全的水係。”
“那江河水係呢?也是如此嗎?”梁邒崧依舊不死心的探究到。
“珠江水係徑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長(國內最長),無淩汛,無結冰期,水能資源不很豐富。
洞庭湖水量的多年平均值約2240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四口”約1040億立方米,占46。4%;來自湘、資、沅、澧“四水”約1060億立方米,占47。3%,來自區間約140億立方米,占6。3%。由此可見洞庭湖的水質與?珠江,長江與河的水係完全對應。
海河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有明顯的夏汛;冬季有結冰期;泥沙含量大。
地處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夏季;冬季氣溫低於零度;上遊眾多支流發源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灤河流域為典型的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位於東經115°30′至118°45′和北緯39°10′至42°40′。流域南北長500公裏,東西平均寬90公裏。上遊最寬處1175公裏,下遊最窄處12公裏,流域麵積4480平方公裏。其中山地44070平方公裏,平原810平方公裏。
遼河流域流量較小,流量季節變化大;春汛不明顯,夏季為汛期,汛期較短,有結冰期。
而鬆花江於鴨綠江本就是黑龍江的分支,又因經緯度相近的原因,所以江河水係結合以後並無異常,水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