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難忘的歲月(3 / 3)

轉眼一年就快過去,這一年丁家溝還算平靜,幺太奶奶照樣拜佛吃素,年輕人結婚的結婚生子的生子,丁家五兄弟各自都添了丁,不是男孩就是女孩,連丁老二丁富田也討了老婆生了娃,張家的三兄弟也都生了幾個崽,石家三姑也來到這個新奇的世界,隻有榮家沒有添丁。丁家溝的人從解放開始算快翻了一翻,真所謂丁興旺,當然和陳家衝相比還差一點,那裏出了一位英雄媽媽,四年生了八個孩子,兩個雙胞胎,還有一個據說是幾百萬才出現一次的三胞胎,可把那家人累壞了,好在有公社大食堂,否則她家哪裏養得起呀!當然,在農村人眼裏養孩子也容易,多一個孩子多一張嘴多一雙筷子。

雖然全國各地還在不停地放衛星,可這年丁家溝的收成比往年少了很多。春季小麥播種的時候按照畝產過萬斤的標準來撒種子,剛長出苗來的時候還有點像那麼回事,可長著長著麥苗就擠在一起不再往上長了,慢慢的變得葉黃杆枯,細得像牙簽的麥苗怎麼樣都不抽麥穗,隻有在田邊或坡坡坎坎上還可以見到幾株和往年一樣長得很結實的麥苗,也抽出了粗壯的麥穗,真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估計那也是哪個懶漢播種的時候偷懶沒有撒滿種子或有幾粒種子不小心濺落到坡上才有的。幸好還有那幾個偷懶的懶漢,他們播種的一些地裏還勉強收起來一些小麥,否則這年小麥就真慘了,連來年的種子都收不起來,更別說口糧了!

夏季水稻也一樣,插秧的時候為了保證大豐收,恨不得把整個田都塞得滿滿的,一開始大家還是很開心,綠油油的水稻秧長起來就是比往年的快,和小麥一樣,長著長著秧苗越來越密,擠在了一起,一陣狂風掠過,弱不禁風的秧苗倒成了一片,還沒有來的及聞一聞稻花香,水稻就幾乎全軍覆滅了。還是隻有在那幾個老頑固把秧插得東倒西歪稀稀拉拉的田裏,水稻長起來還算紮實,沒有被風刮倒,總算保住了來年的種子!

真是屋漏偏逢陰雨天!天災呀!有的人開始去求神,幺太奶奶也成天對著西牆不停的念經,似乎她心中的佛祖會幫助她的子子孫孫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大家那個心急呀!心想天老爺總不會眼睜睜看著大家沒有飯吃吧,於是重振齊鼓,繼續發揚社會主義大無謂革命精神,相信黨,相信科學,力爭把前麵的損失奪回來!好再去年留下的玉米種子還很多,於是把玉米苗栽得密密麻麻的,生怕少種一根便少一個玉米棒。事實再一次讓大家很失望,秋天的雨水似乎很少,玉米杆也長不高,隻結出半大不小的玉米棒。隻有滿地的紅薯藤一個勁地瘋長,等到紅薯消藤去刨紅薯的時候才發現紅薯也和人做對,個數雖多,可一個個跟胡籮卜一樣,長得纖纖細細的,好像都被減了肥抽了脂。

“這是咋啦?老天爺總是和咱勞動人民過不去!”農民隻好把這一切歸罪於老天。一年下來,收成不好,可公糧還得交,大家這才叫苦必跌:“誰叫去年放那麼多衛星呢?白紙黑字寫著,好意思去改嗎?”於是收的糧食不夠,就把前些年的存糧也拿出來上交,幾出幾不出,三下五除二,總要把這個年關熬過!

春節到了,夥食團裏的糧食顯然有點捉襟見肘,不但米飯煮得少很多,而且肉菜也從八個減少到三個,即便是三個肉菜,裏麵的肉也隻是星星點點稀稀拉拉象個裝點,因為生產隊已經沒有多餘的糧食來喂豬了。

幺老爺放假回家過春節,他照樣帶了好多吃的和衣服布料,還有就是他把節省下來的幾十斤全國糧票到糧站都換成了米和麵條拿回了家,而且還換了一斤多菜油,這樣幺太奶奶的那口鼎鍋就派上了用場,熬粥、做飯、煮麵條樣樣全。加上夥食團裏的夥食,石家的春節顯然要比丁家溝其它人家的春節過得豐盛,再加上幺奶奶又特別能幹,還抽空偷偷醃了一些鹹菜,那光景就別提有多美了!

這個年還是過得很開心的,幺老爺也很輕鬆,不用下地幹活,因為土地都歸公社統一管理了,所以他便有空帶著大伯二叔到氓溪河邊去釣魚,有時還帶上那隻一直放在牆眼裏的竹笛在河邊悠悠地吹一曲,笛子聲飄呀飄,不知道飄了多遠,幺老爺的思緒也不知道飛了多遠。釣上半天,有的時候還真能釣上兩條魚,拿回家,幺奶奶就用幺太奶奶的那個鼎鍋煮魚,真香!隻是苦了幺太奶奶,接下來幾天都聞不慣那魚醒味兒!隻好心裏叫苦:“唉!誰叫咱吃官飯的兒回家來了呢?”

還記得有一次二叔從夥食團打飯回來,把一塊肉偷偷藏在了幺太奶奶的鼎鍋裏,幺太奶奶眼睛不太好所以沒有發現,結果等她把粥熬好,吃了兩口,發現有些不對頭,咋粥有股瘦肉粥的味道呢?她立即到西牆對著她心中的佛主念了好幾天,也嘔吐了好幾天!等她知道是二叔造的孽,於是罵了他至少一個星期,還不停地要佛祖去懲罰那個不敬的逆子!

春節過了,在母親和妻子的千叮囑萬囑咐中,告別剛上小學的大伯、四處亂跑的二叔、還有還不會叫爸爸的三姑,幺老爺又從宅子背後早已光禿禿的土山坳走向通往縣城的大路,回九零九幹革命去了,在孩子心目中,幺老爺儼然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