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愛屋及烏(1 / 1)

成語故事

公元前11世紀中期,商紂王殘暴的統治使得民心盡失。而周武王則在能臣的幫助下,將國家治理得越來越興盛。後來,周武王率兵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朝建立後,周武王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商朝留下的官員,於是便向最高軍事統帥薑太公求助。薑太公說:“我聽說,如果一個人喜歡某個人,那麼很可能會連他屋子上的烏鴉也會喜歡。所以,殘暴的紂王手下的官員,和紂王應該也沒什麼兩樣,我覺得還是將他們都殺了的好。”

周武王本來就不喜歡殺戮,對於薑太公的建議並不十分讚同,他便轉而去問自己的弟弟召公,召公則說:“我聽有人反映,商紂王手下的確有貪官汙吏,他們也和他一起欺壓百姓,這樣的人應該處死;而同時,他手下同樣也有公正廉潔的好官,對這樣的人就可以放他們一馬。也就是有罪的處死,無罪的釋放。”

周武王依然覺得不好,就又去問自己的叔叔周公,周公想了想才說:“應該讓這些官員都回到自己的家裏,並讓治下百姓都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耕地,能自食其力,能好好生活。然後,再通過施行仁政來讓全國百姓受到感動,讓大家都能親仁,能和睦相處,這樣天下必然太平。”

周武王聽後十分高興,便按照周公的辦法去治理國家,天下很快就安定了下來。

親子分享

關鍵詞語

仁政

分享提示

愛屋及烏也是一種連帶效應,喜歡某個人就會連帶地喜歡和他有關係的所有人和物。不過,這樣的喜歡可能會導致我們出現以偏概全的錯誤判斷。

媽媽的話

在一般人的認知裏,烏鴉多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鳥。所以,如果喜歡某一個人,甚至連他屋子上的烏鴉都毫不嫌棄,那麼這樣的喜歡可以說到了一種狂熱的程度。

但是,孩子,我們不能因為喜歡一個人,就連他的缺點都看不見了。你應該公正地評價一個人,不能因為在某一方麵對對方有良好印象,就對他別的方麵而缺乏判斷。比如,你的朋友在某一方麵做得很不好,你不能因為自己喜歡他,就無視甚至誇獎他的缺點,這樣你也會變得是非不分。越是朋友,你才越應該幫他看清楚自己的缺點,這樣你們才能共同進步。

當然,愛屋及烏其實對你也是有一定提醒作用的,那就是你應該學會利用這種效應,要盡量有良好的表現,這樣可以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從而贏得對方對你的喜愛。

孩子的話

注意細節

重點強調愛屋及烏在這個故事中的意思;

引導孩子想想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