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阿炳的琴聲又在無錫街頭響起,人們驚喜地打開窗戶……
楊音開始對阿炳的演奏進行錄音,並對主樂曲建議阿炳起名叫《二泉映月》。
千古絕唱誕生了……
小橋石板河兩岸,如泣如許琴弦斷;
忽如紅日東升起,鏗鏘琴音人間換。
楊音三人到了無錫市政府內,副市長李大忠熱情地接見了他們,他說:“無錫政府支持你們,一定要把錄音任務完成好,政府將組織大型音樂會讓阿炳登台演出。”
楊音高興地說:“太感謝了。”
李副市長說:“毛主席、周總理的指示我們一定要好好貫徹。確實,我們有許多民間藝人,如果不搶救,那損失太大了。”
楊音教授和工作組來到了阿炳的屋裏,楊音拿出一樣東西對阿炳說:
“阿炳,你摸摸看,這是什麼?”
阿炳用手摸了摸,不禁脫口而出:“啊!胡琴,誰的?”
“你的。”
“我的?”阿炳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是的,阿炳,是工作組給你買的。從此,你又可以拉二胡了。”
阿炳聽了激動萬分,一時竟無言語,隻是抱著琴呆呆地站著。
工作組何老師說:“阿炳,來,把這新長衫穿上,看看合不合身,這也是工作組給你買的。”
大家幫著阿炳穿上了新的長衫,又給阿炳圍上了新的長圍巾。
工作組趙老師拍手道:“啊!這下阿炳可是一個音樂家了。”
阿炳捧著新胡琴,鼻子一酸,熱淚奪眶而出。
阿炳重到街頭拉琴,晚上,阿炳的琴聲又在無錫街頭響起,人們驚喜地打開窗戶傾聽……
“啊,阿炳又拉琴了。”
“阿炳又活過來了。”
這天,楊教授和工作組兩位老師在阿炳屋裏錄音,共錄完了六曲,是琵琶三曲及二胡三曲。
第一曲是《大浪淘沙》。
小屋裏擠滿了人,音樂把人們帶到了太湖邊,時而如和風拂煦,湖水漣漪,湖中一葉葉漁舟在回蕩;時而又狂飆大作,掀起驚濤駭浪,一隻隻小船奮勇向前……忽然一隻小舟被掀翻,落入水中的人在拚命搏擊惡浪,誰都沒有屈服,一個也沒有沉淪……旋律是這樣的蒼勁,讓人熱血潮湧。
第二曲是《龍船》。
人們尚未回過神來,就又進入了高亢激昂的旋律之中,陶醉於端午節中的龍舟賽。
第三曲是《聽鬆》。
琴聲婉轉悠揚跌宕起伏,仿佛在鬆濤林海中回蕩,讓人感受到鬆的剛勁相韌性。
第四曲是《昭君出塞》。
優雅的樂曲,把人帶到了昭君出塞的年代,澎湃激昂的旋律,讓人感歎昭君的胸懷。
第五曲《寒春風曲》。
低吟慢唱,柔中有剛的琴聲,讓人們如同看到瞎子阿炳在春寒料峭的寒風中,拉著胡琴……人們似乎看到了阿炳坎坷的命運。
人們在靜靜地欣賞。
當聽到第六曲《二泉映月》時,大家都沸騰了,人們被無比優美的旋律震撼了……這是來自底層人民對美好的憧憬。人們如同被帶到了“惠山二泉”的池邊,感受到了人間的至愛。忽然,琴聲變得低沉而如泣如訴,讓人仿佛看到了底層人民在黑暗中不屈不撓的抗爭……
這最後一曲,大家都被震撼住了,曲聲如行雲流水,似朝日東升,猶青岩滴水,似月映清泉……
悲傷的人聽了如泣如訴,讓人唏噓;高興的人聽了如行雲流水,讓人陶醉;熱戀的人聽了,仿佛在相擁相吻,讓人人迷……真是既可以讓你傷感落淚,也能讓你熱血潮湧,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