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第章 收割(2 / 2)

編籮筐不像籃子那麼簡單,因為要盛重物,要經得起風吹日曬,用來織籮筐的竹子必須選得夠硬實。編好了以後先在水裏泡一天,然後在陰涼的地方等竹篾裏麵的水分自然滲透,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從趙正則答應要編的那天開始,一共也隻完工了兩個。不過家裏原先就有兩個,還有些布袋子,暫時也夠用了。

正式開始收割的那日,天還蒙蒙未亮張小柳和趙正則就起了床拿著鐮刀出門了。這時候一大片水田,收割過的已經有小半。來到自家田裏時衣裳已經被露水沾濕了,兩人相互打氣,就彎腰收割起來。

農忙的日子有多苦,隻有下過田的人才知道。本身幹著重活不說,也沒時間料理飯菜,都是隨便對付著過。還有頭上的烈日,身上的衣裳是汗濕一回又曬幹一回,等到中午時脫下來都能看見上麵結著一層白霜。收割水稻本身也不容易,彎著腰必須把水稻一棵棵割下來,工作量十分大。有著以往的經驗,張小柳知道第一天過去後更容易腰酸背痛,隻能拚著還不累時做得越快越好。

待一個半時辰後,田裏水稻已經倒下一大片。留在家裏的小麥已經把雞喂好,用大米和紅薯煮了稀飯,牽著弟弟去田裏給哥哥送飯。這是張小柳昨日就與他說好的,早上趁著太陽不大要爭取時間多做些,就讓他做了飯送去。

早飯過後太陽就升得更快,因為小麥執意要留在田裏幫忙,張小柳隻得讓小鬆去路邊的樹下坐著。當過了午時,地上太陽的影子越來越短,張小柳已經覺得頭暈眼花。

“好了,先回家吧,我們還要做飯呢!”這半天的速度不慢,至少收割了有五六分地,張小柳滿意地宣布道。

“你們先回去吧,我再割一會兒。”趙正則抬頭望望別處,大部分人家都還在田裏。這時候收工顯然還早,很多人會一直忙到未時。

“不,割了這麼多,還要把它們抱作堆,下午才好打呢!”收水稻可不隻是割下來就行了,要把穀子脫粒也不容易。這裏連最古老的打禾機也沒有,都是地上墊一塊平整的木板,四麵圍起來,拿著禾稈在邊上用力甩打,直到禾粒脫落。為了提高速度,事先就要把放得東一茬西一茬的水稻抱作堆。

趙正則和小麥留下來善後,張小柳就帶著小鬆先回去做飯。在竹樹下的溪水裏痛痛快快地洗幹淨身上的泥汙,也不敢耽擱就往家裏趕去。若是做得快,大家吃了飯還能歇一歇,要是慢了,回家隻能餓著肚子等了。

不過幾天的飯菜張小柳也早就計劃好了。他回了家把小鬆趕進屋裏,先去菜地裏摘了三條苦瓜,細細切了半斤五花肉,又拿了兩棵酸菜一起燜了一大鍋。這個分量,是連晚上的菜也做上了。

接下來的幾天都這樣,清晨趙正則和張小柳先去收割,小麥睡得晚些,起來之後帶著弟弟喂雞做稀飯,然後給他們送去。三人再一起趕做一兩個時辰,吃了午飯之後就把上午割下來的水稻先脫粒,晚上或背或挑帶著穀子回家。

農諺有說,春爭日夏爭時,莊稼宜早不宜遲。這個時候搶著早收完,其實就是為了早些把地空出來種下半年的作物。張家的三畝水田足足收了五天,等最後一擔穀子挑回家時,四個人臉上都黑了一圈。

張小柳清點了一遍,收回來的穀子裝滿了四隻籮筐,另外還有大大小小十條麻布大口袋。兩隻籮筐的穀子約莫就是一石左右,當然這是現在剛收回來的生穀的重量,曬幹去殼能剩七成就是極好的了。這麼說起來,三畝地一共也就收回來十石穀子。據他聽來的消息,現在的賦稅是較低的,也要畝收六升。

田裏的穀子收了回來,幾天來繃著的氣氛總算輕鬆下來,當晚睡了個安心覺。去殼是農忙以後才考慮的事了,可是還要抓緊時間把穀子曬幹,不然容易長黴長芽。

第二天醒來看到太陽時,張小柳再次笑開懷。這麼好的天氣,即使隻曬上一天也夠了。

作者有話要說:1 TO琳琳:我還記得欠個三更,但是今天真的還不起……我今晚會繼續寫,但是估計趕不出來了。如果今周不加更這三更,我下個星期不定時加更一共六章。主要是因為29號考試,臨時抱佛腳也想看幾天書

2 雖然現在都說雜交水稻超級水稻的產量很高,但是那是相對於平原地帶機械管理的吧,我們這邊山地,用了肥料什麼的現在產量好的時候畝產才七百,要是有個風、旱災什麼的,也可能隻有五六百。所以設定他們收的話畝產不足五百斤

3 嗯,昨天那個用黃豆葉編蚱蜢是我們小時候常幹的事兒了,這裏麵寫的許多手藝都是我老家裏見過的。打禾機大概是個滾筒樣的東西,腳踏著轉起來會把穀粒打掉,所以地下也是要墊木板。不過這個也是挺後來才出現的吧,最原始的隻能用手

4 好不容易買了個藍牙鍵盤,可是衝不了電也連接不上。。。找店家退貨,人家周末休息了,淚目。希望明天順利退貨再買個新的方便我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