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司令部燈火通明,夏處長和戴站長站在楊嶽麵前,楊嶽道:“本來我軍計劃是南撤,國防部的批複是讓我自主選擇有利時機南撤。但是,林傲雪坦白說她已竊取我軍南撤計劃,並成功送出城去。現在我軍南撤先鋒部隊一行動,北方軍主力必定於我撤退路線附近設伏,我決定將計就計,乘敵主力在南、沈陽以北空虛的機會,先北上解圍長春,兩軍彙合後再南下。”
夏處長和戴站長大驚失色,麵麵相覷,夏處長道:“根本改變作戰計劃,國防部怪罪下來怎麼辦?”
戴站長心裏疑惑。如果林傲雪之前已經竊取南撤計劃,為何還要寫《沈陽戰備綜合報告》,得出我軍要北上的結論?就算她懷疑南撤計劃的真實性,那也應該在《報告》中詳細反駁《計劃》的真實性,可她為什麼在《報告》裏隻字不提《計劃》呢?突然,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是不是楊嶽借林傲雪之口瞞上又瞞下?這也太大膽了吧?
楊嶽看著戴站長的表情,道:“戴站長,你破獲林傲雪一案,立了大功,我說過會直接向總統給你請功,絕不食言。林傲雪說情報來源由死去的王團長掌握,那麼我司令部內泄露南撤計劃的奸細短時間內查不出來。為避免新作戰計劃再次泄露,我決定先斬後奏,半小時後開始北上作戰。現在請你們帶上林傲雪和她的供詞直飛國防部,替我解釋一下我的苦衷。林傲雪是我改變作戰計劃的重要證人,你們務必保護好她。”
二人一聽大喜,能在這時候逃出沈陽等於是保住了命。戴站長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大家都不是傻瓜,他基本上斷定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但是,他絕對不會拆穿楊嶽,一來戰役馬上開始,這時說什麼也晚了,二來隻要他能立大功,能升官發財,其他的事他才不管呢。相反,他立刻畢恭畢敬地說:“如果沒有您從南方調來的一千名特工,我們決不會在短期內取得這麼大的成果,頭功還是司令您的。”此話意在讓楊嶽放心——我不會拆穿你。
楊嶽笑了笑,戴站長的反應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一擺手,道:“林傲雪已上飛機,你們立刻坐車去機場,馬上起飛。”
送走夏處長和戴站長,楊嶽來到大會議室,參會的眾將領聽說要南撤十分高興,個個有說有笑。楊嶽表情肅穆,道:“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南撤計劃已泄露,下麵請參謀長介紹林傲雪案的情況。”
介紹完畢,楊嶽道:“北方軍主力必定於我撤退路線附近設伏,我決定將計就計,乘敵主力在南,沈陽以北空虛的機會,北上長春解圍,然後南撤。”
眾將大驚,但懾於楊嶽幾十年來的威望,也無人敢反對。
十五萬大軍除五萬人堅守沈陽外,其餘乘坐二千輛卡車浩浩蕩蕩北上。長春到沈陽距離大約303公裏,部隊步行最快也要6天,但卡車隻要8個小時就能到了長春外圍。長春守軍十萬,包圍長春的北方軍有十五萬,但戰線較長、兵力分散,在南方軍二十萬兵力的內外夾擊下,十二個小時後包圍圈被突破。
戰鬥進行得挺順利,韋寶卻有點受驚,傷員們殘缺不全的身體,撕心裂肺的慘叫,真讓人受不了。原來,戰鬥開始後,所有人都忙得要死,唯獨韋寶沒事做,夏處長沒給他分配具體任務。他實在閑得不好意思了,就主動要求去附近的野戰醫院救死扶傷。其實,所有送到野戰醫院的傷員,都是進行過簡單包紮的,否則早就流血而死了。韋寶並沒有看到血肉模糊的身體,即使這樣,他也受不了了。
正當韋寶進退兩難之際,醫院院長說:“韋科長你回司令部吧,普通人頭一次見這麼慘烈的場麵,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多經曆幾次,就不怕了。”韋寶忙說:“我去鎮定鎮定情緒,一會兒再來。”
楊嶽本來以為,已被分割包圍的北方軍將潰不成軍,沒想到敵軍仍然頑強抵抗,要是換成南方軍早就放鴨子了,楊嶽對北方軍的戰鬥力不由得刮目相看。
楊嶽下達命令:長春突圍守軍乘卡車迅速南下沈陽,作出與守軍內外夾攻北方軍的姿態;其餘原沈陽主力後撤三十裏地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