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比武(1 / 2)

泰山玉皇頂,風正凜,秋意闌珊。

演武場上,兩個青年相對而立,各自手握劍柄。雖然落葉紛飛,亂塵飛舞,二人竟都似不覺,像兩個木頭人般的釘在地上,紋絲不動。

這兩個青年,一個二十五六歲上下,作道家打扮,渾身散出一種修道之人特有的穩重,隱隱已有一派師長的氣派。另一個二十歲左右年紀,卻是錦衣華服,麵如冠玉,英氣逼人。

演武場東側,端坐著兩位長者,後麵是一些青年弟子,皆著道服,正靜待二人的出手。

這時,一陣勁風攜著塵沙襲過,吹得大家連眼都睜不開,一名弟子拂去了打在頭上的落葉。

突然,錦衣青年劍已出鞘,疾刺那道士的左肋。道士拔劍一格,錦衣青年順勢踢出一腿,趁道士閃避之際,又已連續攻出三劍。那道士隻守不攻,看準錦衣青年的出手,舉劍格擋,又不斷移動腳步。轉瞬之間,錦衣青年已攻出十餘劍,招招淩厲,一劍快似一劍,到後來竟似一張劍網,圍住道士周遭。那道士仍自穩守,滴水不漏。

如此數十招後,錦衣青年漸漸急躁起來,初時還攻守有致,幾次行險進攻受阻後,便隻有一味猛攻,劍法逐漸散亂。

那道士看準機會,待得錦衣青年一招使得稍老,驟然由守轉攻。錦衣青年猝不及防,登時連遇險招。饒是他熟知對方劍法,但既已被人占了先機,自己又正自慌亂,數招之間,便被道士以劍背擊中右手腕,長劍拿捏不住,“鐺”地掉到地上。道士收劍而立,錦衣青年卻呆呆地看著地上的長劍,表情頗為失望。

道士微笑著柔聲道:“師弟這次下山曆練,武功又精進不少,為兄剛才幾次都險些招架不住啦。”

錦衣青年撿起長劍,眼睛看著師兄,神情頗為不服,道:“小弟這次下山,雖然是奉師父之命處置幾個在泰安府境內犯事的毛賊,顯一顯我泰山派的名頭,但奈何那幾個毛賊忒也不中用,三拳兩腳就被我打翻在地,害我平白耽擱這許多時日地尋捕他們,倒耽擱了練功。這次回來,我發奮苦練,下次比武一定能勝過你!”

這時,兩名年長的道士也早已走到二人近前。其中一人,頭發雖已斑白,但精神矍鑠,目光如炬。另一矮個道人真實年紀雖較前者稍輕,但麵上布滿皺紋,兩眼始終眯成兩條縫,讓人幾乎分辨不出兩眼到底長在哪道皺紋裏,倒似滿臉的皺紋都在盯著人看,叫人十分不自在。

白發老者道:“少君這半年來武功的確進境不少,但有些急於求勝,劍法淩厲有餘而沉穩不足,看來這些年的老毛病還是改不了,對付些武功低於自己的自然不在話下,若遇到功夫和你在伯仲之間的,恐怕你多半就勝少輸多了!”言語之間,滿是嚴厲,臉上卻連一點表情都沒有。

錦衣少年吐了吐舌頭,道:“多謝大師伯教誨。”

那矮個道人卻笑嘻嘻說道:“年輕人嘛,情有可原。這次掌門師弟派少君下山,名為協助官府捉拿強人,其實更多的還是知道他為人浮躁,缺少耐性,借此機會讓他到外麵曆練曆練,經驗到了,所悟必多,武功修為自然會更上一層樓。再加上少君是俗家弟子,於我道家教義經典修習不夠,師兄不必如此苛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