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頒獎典禮結束後,十個人分別回到自己門派中普遍受到了熱烈歡迎,尤其是吳文正更是得到了仿佛英雄一樣的待遇。,雖然丁微是公認的當今武林第一,可是通過觀察丁微的身體數值已經達到了非人力所能練就的地步,隻能歸咎於賦異稟,因此是沒有可比性的。
反倒是吳文正這樣的人通過不斷的刻苦努力達到了今的成就可以慨歎,足以勵誌,應以共勉,須以深交。而且白衣淨神宗那總是生人勿近的形象,今日通過吳文正的表現倒是改善了不少。大家之所以覺得淨神宗隔膜生人勿進,大抵是因為淨神宗根植於淨教,不同於已經徹底融入中國人尤其是漢人日常生活和文化的釋道儒三教,大部分人都對淨教不了解,總覺得信淨教的人跟自己不太一樣,這種不一樣不同於老外那樣,畢竟老外人長得跟咱們不一樣,不一樣的人呢做不一樣的事是可以理解的,而這些人都跟自己長得差不多,這些人想法意識行為上跟自己不同,就有些提防心了。
不過今為了跟吳師傅交流,放下這種隔閡,把這種不一樣當做生活習慣不太一樣之後,大家發現這樣也挺好,也沒有那麼樣的不自在。畢竟在中華大地有人喜歡吃米有人吃麵,有人喜歡硬床,有人床不軟都不行,所以那一點不同也就無所謂了。
因此相對於丁微此一戰徹底確定自己在武林裏的江湖地位,而吳文正同樣雖敗猶榮,一戰之後武林中人無人不識君,此後無論去哪裏,認識他的人無不得恭敬的恭敬的叫一聲吳師父,於此同時他還得了個神槍無敵的名號。
這一看就是正正經經的名號,可比什麼八箱姐之類的霸氣多了!
其他幾人這一站也或多或少增加了一些名氣,比如把大刀用的霸氣中透出靜謐的德靜,有著千年底蘊的大林寺一直人才輩出,這一次有著德靜的出現眾人也覺得理所當然,而且德靜行走動作包括武功招式,化繁為簡,大巧若拙,然而在實際對戰的時候透出其強大的實戰能力,讓眾人不由得把德靜與以往的大林寺裏出來的師父們做一點區別。
大家通過德靜對大林寺的傳承又了新的認識,而且最後德靜禮讓吳文正的行為更是把以往霸道的大林寺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但是那些請德靜出山的大林寺俗家弟子們卻很不滿,雖然請德靜出山的目的就是為了壓製丁微,但是如今看起來壓製不住丁微也算情有可原,打不過老牌強者玄衝子也得過去,可是為什麼跟吳文正對戰明明局麵上旗鼓相當,甚至還略微占優的時候選擇認輸?就你有風度會拉人情,你不知道我們請你出來是為了什麼麼?
不管大林寺的俗家弟子們起的一些齷齪心思,眾人通過韓寶龍和德靜簡短的對話,通過腦補後拚湊出了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同時兩人那一出手就是各種陰險毒辣的招數,讓人們對兩人曾經的身份充滿了好奇,在有心人的打探下,隻能確定兩人都有軍方背景,而且再就是知道韓寶龍的這一身本事來自閩地客家的傳承,之外的就一點消息都沒有了。
而且韓寶龍沒有參加著武林大會餘韻一樣的交流,跟幾個同桌之緣的武者打了個招呼後,就跟幾個團隊的人離開了。
玄衝子卻通過觀察韓寶龍與自己團隊的人的互動大概確定此人與丁微一樣都是某一門派的掌門人或者頂梁柱一樣的人物。
相對於別人經過此一次比武得到或大或的收獲,玄衝子是這次大會比武後有所損失的。當然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本來玄衝子作為玄教的的地位和威望就足夠高了,即使得了第一也不會更增加他的威望。不過玄衝子對於現在的結果也不太在意,因為雖然是護教尊者,但是他依舊是一個道士,而不是一個武士,武藝隻是他的愛好,勝則固喜,敗亦不餒。
他現在考慮更多的是丁微這個超人會給武林以及這個世界帶來的變數。
而這一次比武收獲最大的可以是神穀秀樹為代表的日本武者們,通過這次比武他們有禮有節,有技術有想法的表現贏得了武林人士的尊重,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於日本刀法強步伐重劈斬的印象,沒想到日本刀法中也有不少刺抹拖帶的動作,但是對於日本用刀總是會出現那過大的揮臂動作還是有點吐槽,不過也有了跟日本武道深入交流學習的想法,而不再是家國情仇式的想著誰比誰強。好吧之所以不這麼想了,是因為現在誰還能比那個姑奶奶強呢?!
而日本人生的敏銳點加成較高的原因,頒獎結束後,日本團隊的人主動找上丁微商量關於弄一個型械鬥聯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