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家居鷺門市最西邊的西山村。村裏最主要的經濟作物是茶樹,漫山遍野的鐵觀音好看,好喝,也好賣。鷺門市著名的夏作家,寫了一本比磚頭還厚、比磚頭還重的大書《鐵觀音》,給鐵觀音虛構了悠久的曆史和優良的血統,鐵觀音因而暢銷,走出鷺門,奔向全國,全國人民都開始以喝鐵觀音為榮,以不喝鐵觀音為恥了。
水桶姓莊,全稱是莊水桶。鷺門市很多有文化和沒文化的人起名字,向來追求振聾發聵。據鷺門曆史學家兼文學評論家邵博士說,這種振聾發聵的名字用鷺門話讀、聽就不古怪了,比方說曾地球、林豬食之類的名字,普通話聽著看著都挺怪,用鷺門話讀出來,卻就鏗鏘有力,意義非凡。
莊水桶的鄉親們按照鷺門習慣都稱他為“水桶”’再進一步表達親昵,就在“水桶”後麵綴上一個語氣助詞如“噯”、“咿”、“啊”之類。
“水桶噯……”水桶阿媽就這麼叫他。水桶他爸爸早年間販茶葉的時候從山崖上滾下去摔死了’水桶由他阿媽一手拉大。
現如今,村村通工程把水泥路一直鋪到了村裏’運輸不成問題,又搭了《鐵觀音》推動的銷售熱潮,水桶家裏的茶園子連續兩年暴發,賺了不少錢。賺了錢就越加珍惜茶園子,水桶把每一棵茶樹都當成了親兒子、老病號,百倍嗬護。化肥可勁兒給茶樹喂,就像獨生子女的爹媽喂孩子’不怕花錢多’就怕孩子吃不好。農藥可勁兒給茶樹噴,似乎他們家是開醫院的,用藥越多醫院效益越好。可惜’茶樹既不是獨生子女也不是挨宰的病人’化肥、農藥那東西用得過量,茶葉變了味道,茶商拿去化驗,說是化肥、農藥殘留過多,大大超標,於是他們家的茶園子被打入另冊,再也沒有茶商光顧。
靠茶葉賺了錢本來也足夠水桶過上小康日子,他卻把錢花錯了地方,結果鬧了個囊空如洗,後麵還有人追債’隻好逃到鷺門市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莊水桶他爸爸叫莊鎮反’莊鎮反他爸爸叫莊民國,再往上追,叫什麼名字他們家人自己都弄不清楚。隔了好幾代沒名沒姓’再往上卻又能知道他們家的祖宗叫什麼了,這是廈門文物局著名曆史學家兼文學評論家邵博士根據水桶家居住的那座大盾考證出來的。水桶家的大盾可以證明莊水桶的祖上叫莊強,字章郎,是清代乾隆年間的舉子,官至福建泉州知府的書辦。那會兒,鷺門還歸泉州府的同安縣管,不像現在,鷺門比泉州高級。
知府書辦相當於現在的市府秘書長,官不大,有實權。乾隆時期雖是太平盛世,卻也有貪汙腐化。莊強是個不大不小的貪官,貪汙了錢就四處蓋房子,誰也說不清他為什麼選擇在鷺門市的西北角西山村蓋了一幢大盾。這座大盾就是莊水桶家的老房子。
“你看看這房柱的基石上’刻著‘章郎’的字樣是不是?你看這屋簷的造型’跟閩南其他的古厝也有所不同’上麵塑的不是一般的飛禽走獸,而是一青一白兩條蛇,莊強屬蛇,他在別處蓋的厝屋,一青一白兩條蛇就是標誌。莊強留下的這座老房子很有文史價值,應該很好地保護起來。”邵博士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給《地理雜誌》雜誌社特約撰稿人、《鷺門日報》記者雷雷介紹。
雷雷有一項兼職:到處找這種老房子拍了照片,然後配上很文學、很曆史的文字,賣給《地理雜誌》。聽到邵博士這麼介紹,雷雷點頭認可:“嗯’莊強雖然很貪,蓋的房子卻很有特色,我給《地理雜誌》報個選題,把《地理雜誌》的專業攝影師請過來拍照片,然後我親自撰稿,這座古民居既有觀賞價值,也有史料價值。”雷雷的文筆極佳,據說,雷雷在鷺門三大才子中排行老三,排名老大老二的是什麼人誰也不知道,大家隻知道三大才子之三的雷雷。雷雷寫的文章,交給《地理雜誌》發表,《地理雜誌》一般都會照登不誤,稿酬給得很高。所以,現在雷雷一般不幹別的事,專門給《地理雜誌》寫文章,寫得太多了,連雷雷長相都變了,人們說他長得像地理。
邵博士說這座古盾保護得不錯。”
雷雷說:“是啊,保護得確實不錯,看來鄉親們懂得古民居就是固體曆史啊。”
邵博士和雷雷坐在老厝的天井裏談論這座老厝的時候,水桶謙恭熱情地給他們泡茶’在一旁聽著他們對話’心裏暗罵:幹你老,保護個卵窖呢,老子沒錢,老子有了錢,馬上把這座破房子裝修得跟鷺門城裏的房子一樣。
“幹你老”是罵人話“幹你老母”的簡稱,也是鷺門市罵,現如今更是發展成了口頭語,既可用來罵人,也可用來打招呼,表達親熱、感歎、驚訝等等情感色彩。“卵窖”也是鷺門罵人的粗話,特指男人的禍根,用人體的特定器官罵人,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也應歸於“國罵”,當年魯迅論述國罵的時候,遺漏了這個民族特色。
“我回去要報個古民居保護申請,看能不能撥些款用於這幢古民居的修繕保養。”
邵博士這句話聽在水桶耳中,水桶頓時雙眼發亮,連忙給邵博士和雷雷的茶杯裏沏滿了熱茶。